廣東省東莞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驗出多個大米樣本含鎘超標。

【本報訊】廣東早於今年初已爆出有鎘超標的大米流入市面,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至本月中才在發布食品檢驗結果時,公布有十批次大米及米製品的鎘含量超標,但堅拒公開涉事米源及企業的名單,引發民眾極大不滿。當局最終在輿論壓力下,被迫公布涉事品牌及廠商,但毒米事件餘波未了,內地部門近日再揭出更多鎘超標的米產品,有專家估計,毒米事件可能引發內地人前往港、澳搶購米糧。

廣東省東莞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驗出多個大米樣本含鎘超標。

毒米事件於今年二月被內地傳媒揭發,當時傳媒發現廣州市面的湖南大米及米粉,鎘含量分別超標五成及一倍,經再追查後,揭發問題大米及米粉原料疑來自一批早於○九年已被評定為鎘含量超標逾兩倍的食用大米。該批大米超過一萬噸,本應改作工業用途,但原來大部分已流入廣州、深圳的糧油市場。

多地米樣本鎘含量超標

雖然購入該批大米的糧食集團已強調沒有讓不合格的大米流入市場,但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本月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餐飲環節抽檢情況匯總表》,結果顯示總抽檢的三百六十七批次產品中,有十批次的米及米製品不合格,標示原因是重金屬鎘含量超標。不過,當局僅公布數據,未有公布涉事企業的詳情,以致引起公眾不滿。

在一片輿論壓力下,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終於公布涉事品牌及廠商的名單,揭發港人愛吃的東莞米粉亦出問題。而佛山市順德區市場安全監管局又在當地市面發現九個產自湖南、江西及廣東等的大米樣本鎘含量超標。隨後,廣東省食安辦抽檢省內七百六十二批次大米成品,亦發現有十一批次的鎘超標,另有二十批次鎘含量不合格。

在市面瀰漫着一片毒米恐慌下,不少專家預料港澳將出現搶米潮。中國問題專家胡星斗便指出,內地問題食品已是遍地開花,內地人為確保健康,均會到港澳購買食品。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亦指,毒米事件曝光,不排除內地人來港搶購大米及米製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