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交所爆煲,被視為頭號「梁粉」的商交所主席張震遠以協助警方調查為理由,宣布即時辭去所有公職,政治前途行人止步。事件引發連鎖效應,本已民望低迷的特區政府再遭重挫,爆發新一輪管治危機,更引伸至行會成員休假時限,以及出任行會成員應具備甚麼先決條件等問題。

CY梁振英面對政治現實,在張震遠上周危危乎之際,已主動切割,棄車保帥,反對派當然不會放過新舊帳一起炒作的良機,由正在無限期休假的另一行會成員林奮強談起,數落CY用人失策,導致現屆行會成員接連出事,乘機大嘆行會與前朝港英年代的「尊貴」行政局議員無得比,暗合近年興起的緬懷英治歲月思潮,為未來香港第二次「回歸」營造今不如昔氛圍;就連建制派也撲出來抽水,支持檢討行會成員休假期限、以至行會的組成與職能等問題,CY內外交煎,身邊「保梁局」信得過的人買少見少,餘下四年一個月任期,還可以倚靠甚麼人保駕護航?

有人借張震遠事件無限發酵,扯到英治年代的行政局議員盡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社會精英,在決策過程反映「真知灼見」,輔弼港督有效管治,當然少不了一些港英舊電池現身說法,緬懷當年的美好歲月,英治年代的行政局在一夜之間,竟然變成有能力影響港英決策的最高「民意機構」,簡直令人作嘔。

事實上,英治年代的行政局,從來都是利益分配場,尤其優先照顧英國在港利益。那些「高等華人」,有多少人是不同利益集團的代理人,確保在決策過程利益均霑,官商勾結,大家心知肚明,今日居然有舊電池昧於事實,把行政局說成是照顧港人利益的決策機構,又有人聲言港督不接納行政局議員的大多數意見,必須紀錄在案,有需要時向英國政府解釋。其實,港督不接納行政局議員的主流意見,就是英國利益凌駕香港利益之時,舊電池當然不會承認這個事實,行政局的兩大法寶:保密制及集體負責制,把行政局高度封閉,也把一眾行政局成員打扮成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權貴。在當年行政立法兩局議席只有委任制,民智未開的年代,兩局議員在英國人眼中,不過是協助有效管治的政治買辦,根本不能跟今日香港特區的行政會議回到凡間,變成特首決策的顧問角色相提並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