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天台種植不僅善用空間,還可為小朋友上一課食物教育。近日一班家長與小孩齊齊學做農夫,在市區天台親力親為,用有機種植的方式栽種通菜及粟米,惟粟米因氣候不宜,落得枯萎的下場,而通菜就茁壯生長。透過觀察兩種生長需求截然不同的植物成長過程,小朋友領略成功非必然的道理,更學懂珍惜食物及環保種植。

    阿保一族

    一班小朋友在天台農莊種植的通菜大豐收,收割時人人都笑逐顏開。

    種植的粟米逾二十日都未有收成,六歲的天朗大表失望。

    汪婉華指活動旨在教導小朋友珍惜食物。

    Kenny(右)表示,要透過種植失敗的經歷教導小孩得來不易的道理。

    小兄弟齊齊切菜,表現得相當落力。

    小朋友品嘗自己有份種植的通菜時,顯得津津有味。

    「最緊要係食物教育,教識佢哋一切得來不易。」導師Kenny日前化身「長頸鹿叔叔」,帶領小朋友到荃灣一個天台農莊,準備收割他們一個月前種植的粟米及通菜。

    枯萎受挫 幸福非必然

    而大批粟米因氣候不合,大部分都枯萎了,小朋友難掩失望之情,Kenny教導小朋友「幸福非必然」,要他們從挫折中學習,透過此次經驗培養他們惜食的習慣。

    今年六歲的天朗拿起水壺為粟米澆水,直言「原來做農夫好辛苦,我種咗二十日粟米都冇收成。」他透過今次活動,知道蔬菜要用汗水和努力種出來,承諾會珍惜食物及種更多蔬菜,「下次想種番茄!」

    收成當日天氣炎熱,十多名小朋友紛紛圍在綠油油的通菜面前,落手落腳摘菜,原來蔓生的通菜一個月前只有一截手指的長度,現在卻長得很高,令到小朋友相當興奮,亦體會到親手種植的成果。

    付出汗水 日後更惜食

    四歲的心月亦有協助收割通菜,其後更爬上櫈仔洗菜,年紀小小的她原來早有栽種經驗,「我種過洛神花,西瓜同士多啤梨。」而今次她有份種植通菜,待家長收成後即席炒熟,心月更一邊品嘗,一邊說自己種的菜特別甜。

    小母牛香港發展及教育經理汪婉華指,今次為「Moo Moo小夥伴」計劃活動之一,共有十二個家庭參加,主要利用城市有限的天台空間,教導小朋友以有機方式種植,「我哋唔會用任何化學肥料,就算有蚊都唔貼蚊貼。」透過親身種植,傳遞食物得來不易的訊息,冀他們付出汗水後,日後更加珍惜食物。

    逢星期三與你窺探地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林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