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融風暴時,人民幣不貶值;全球金融海嘯時,人民幣也不貶值。然而,昨日人民銀行突然大幅下調人民幣中間價,致使人民幣對美元匯價暴跌近百分之二,創下歷來最大單日跌幅,顯示內地經濟形勢遠比想像中惡劣,當局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內地形勢不妙,香港也無法置身事外,尤其是旅遊和零售等相關行業,勢必雪上加霜。

官方形容此舉為完善人民幣中間價,屬於市場化改革的一部分,主要原因是美國即將加息,國際資本流動加劇,加上人民幣保持堅挺,對中國貨品出口構成一定壓力。事實上,內地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上月出口及入口均下挫逾百分之八,外匯儲備減少四百多億美元,這也是連續三個季度下跌,顯示經濟放緩已成大勢。最近內地股市劇烈波動,也許正是反映市場人士對經濟前景的憂慮。

眾所周知,內地拉動經濟主要依賴所謂「三架馬車」,即出口、消費以及投資,如今前兩者已經失效,要維持經濟增長,只有走投資拉動經濟的老路,而在推動股市為企業融資及刺激消費的努力遇挫後,主動將貨幣貶值,刺激出口,就成為沒有辦法的辦法。

通過貨幣貶值刺激出口,本來是最常見的做法,日本、美國等國都不例外,惟副作用也不小,所以中國一直沒有跟隨。如今中國也使出貶值一招,只能說明經濟下滑問題非常嚴重,採用其他手段均不見效果。雖然官方聲稱貶值是「一次性調整」,但正如財金界人士指出,今次貶值幅度依然不夠,刺激出口作用有限,不排除會採取漸進手法,讓人民幣逐步貶值。

香港作為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受內地影響愈來愈大,內地經濟疲軟,香港首當其衝。人民幣貶值對香港是雙刃劍,一方面香港大部分生活用品來自內地,人民幣貶值,有助紓緩本港通脹壓力,減輕飲食業經營成本,增加本地消費意欲;但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令本港貨品及服務變得較貴,打擊本地出口及旅客購買力。香港零售業主要靠旅遊業推動,而內地旅客又佔了旅遊業大半壁江山,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勢必令內地客裹足不前,對本港零售業衝擊之大不言而喻,連帶其他行業也無法獨善其身。

不能不提的是,租金高企、政治紛擾加上旅客消費習慣改變,香港零售市道已在走下坡,近日有大型傢俬及電器直銷連鎖店全線關閉,已為零售業敲響警鐘。事實上,不少旺區近來均出現吉舖,而名店林立的尖沙咀栢麗大道,更出現商舖多個月無法出租而被迫大幅減租的情況。春江水寒鴨先知,業界本來預期最快明年春節後會出現一輪結業潮,如今看來很可能提前。

香港產業結構單調,多元化空喊多年徒勞無功,每次金融危機襲來,香港都陷入無險可守的窘境。過去香港好在有內地作堅強後盾,總能很快渡過難關,如今連內地也自身難保,香港還能靠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