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先生指該批氣罐於一個多月前送來,一直無暇處理。
【本報訊】粉嶺行人路現大批壓縮氣罐「曬太陽」!有讀者在粉嶺安樂門街和樂鳴街交界的行人路上,發現大量壓縮氣罐烈日當空下被暴曬,恐有爆炸之虞。記者昨午前往上址附近的廢物回收場,發現地下布滿近百個雪種等氣罐,部分更堆出行人路。回收場負責人承認,一個多月前有人將有關氣罐送至,因無暇清理而積放於此,但強調全是空罐,相信不會引起危險。但有工程師指,一般人難以得知罐內氣體是否用盡,若果金屬罐受損可能爆開,遇上高溫便隨時有爆炸危機。

近百個壓縮氣罐堆積如山,棄置在行人路被暴曬,遇高溫恐有爆炸之虞。

紙盒包裝標示,大部分壓縮氣罐是雪種,重量為五十磅(紅圈示)。
記者現場所見,擺放氣罐的位置無遮無掩,經近日日曬雨淋,多個包着氣罐的紙皮箱已腐爛。從包裝顯示,大部分氣罐是雪種,型號包括R22及134A,每個重達五十磅,相信為工業用途。
負責人稱無暇處理
回收場負責人周先生指,一個多月前有人將該批氣罐送至,對方聲稱罐內氣體已用盡,他自行檢測後亦相信是空罐,「入面冇嘢,好輕」,但之後無暇處理,礙於回收場空間不足而霸佔部分行人路。他更趁機吐苦水,謂遲遲未處理原因之一,是每公斤氣罐僅售數毫子,收益難以抵銷運輸成本,承諾「呢兩日整好,唔好意思。」
工程師學會燃氣及能源分會發言人陳慶龍指,初步估計該批氣罐不會引致即時危險,但罐內可能有殘餘氣體,「淨係拎下佢覺得佢唔重,其實好大機會仲有氣喺入面」,若因擠壓或生銹腐蝕而受損,仍有機會爆開,「好似氣球咁,用針拮穿會爆開」,加上罐內如是易燃氣體,遇上高溫更可能爆炸,故正確的處理方式是通知供應商處理,不應隨處棄置街頭。本報就事件向機電工程署、消防處、環保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查詢,截稿前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