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佔領行動超過四十日,金鐘及旺角前晚再爆示威者與警員的大型衝突。而學聯就力煲上京議題,聲言要面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官員,並要去信人大及政協作會面安排。學生想上京,似期望開闢一條新戰線突破佔領僵局,但這招引來再搬龍門的質疑,即香港問題不再香港解決,而是北京解決。爭議四起下,學聯昨日終見立場軟化,不再堅持於亞太經合會議(APEC)期間上京,但上京的口水騷則繼續上演。

    接近北京的政界人士指出,學聯成功見京官的機會極微,原因有三,一是學聯一度選擇北京舉辦APEC期間上京,明顯有令北京尷尬或在國際出醜之意;二是學聯一直以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撤回政改決定作抗爭主題,內地亦早將學聯有份發起的佔領行動定性為「動亂」,不可能短時間逆轉立場;三是內地官場對國家官員與港澳團體會面向有嚴格規定,這個時候,會否對學聯作「非常規」的安排?言者指機會幾乎是零。

    國務院發言人早前已以「依法處理」回應事件,但學聯卻繼續打口水戰,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否認上京是要攪局;至於為何不守香港問題香港解決的行動宣言,常委羅冠聰的說法是「不排除北京被誤導」而作出八月三十一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

    政圈老手指出,上述言論無異於「語言偽術」,明眼人都知道北京十分清楚香港情況,國家領導人及發言人不止一次澄清過誤導論,學聯卻要硬套相信中央被誤導的說法,若非選擇性失聰,便是刻意以幼稚言行遮掩闖京的潛動機。即使學聯疑似改變了APEC期間上京的初衷,但將政改訴求及抗爭轉移至北京的目的依然鮮明。

    學聯一眾似乎認為上京的議題成功將球踢往北京,但知情人卻指,每年修函要求港區人大代表代為向內地反映及跟進的要求不計其數,若按常規,北京可以循來信的程序處理,那麼,佔領者勢被繼續晾在佔領的街道上,上京訪官必遙遙無期。拖字訣外,北京還可委派中央駐港機構跟進,要見便見在港的京官吧,那時候,球又會回到香港,誰被誰牽着鼻子走?看下去便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