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這段日子,不用說,做父母的都很擔心。

    不帶子女集會因膽小?

    看電視新聞,訪問了一些帶着子女去集會的家長,有個爸爸說:「要讓子女親身感受一下,將來他們回望,記得自己也經歷過,才沒有遺憾。」

    這位爸爸做法正確嗎?我不敢評論,事實上也沒有對與錯。只有一個可討論的客觀因素,就是現場是否安全。

    很多集會的大人,都沒帶幼小的子女同行。我們不能說他們膽小,因為孩子太年幼,爸媽應該保護他們。誰能保證沒有危險?

    何必偏偏選中這一區?

    談談另一個爸媽的憂心。熙熙在灣仔的學校讀小六,停課一個星期了,熙媽心急如焚。熙熙的成績中等,看來要加把勁,才有機會考上心儀學校。

    熙媽怨氣很大,向我吐苦。「別過分憂慮,短期停課,熙熙還是可以趕上的,他在家多溫習就行。」我說。「你應該最明白,熙熙快要考第二次呈分試啦!」熙媽抱怨何不全港停課?父母緊張,有錯嗎?

    親子關係要及時修補

    還有另一個故事,阿中讀高中的兒子響應罷課,他氣壞了,父子鬧得近乎決裂。近日做的士司機的阿中受封路影響,生意慘淡,他們的家頓變火藥庫。

    親子關係如城樓,要長期築起;但一次地震就可以摧毁!我忠告中嫂,當事情平靜一點時,從速幫兩父子修好。家庭都不和諧,你相信會有美好的未來嗎?

    一點思考

    1.子女和你的政治立場剛好相反,你會耿耿於懷嗎?

    2.說新一代被「寵壞」時,你覺得自己也有責任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資深教育工作者、小學副校長 廖惠雯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