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本港依靠審計署,監察各部門使用公帑情況,但台灣已有公民監督政府花錢先例。台灣稱閒置公共建設為「蚊子館」,意思是沒人使用而荒廢養蚊,二○一○年起,一名台灣藝術家率領學生,尋找台灣各地被閒置,未使用的公共設施,並以藝術形式向公眾展示,結果引起群眾關注,促使台灣政府作出改善。

    台灣藝術家姚瑞中與學生組成「失落社會檔案室」,尋找台灣各地的「蚊子館」,至今已搜錄三百個,並以黑白攝影記錄建築物,配合文字記錄。所記錄的閒置設施包括以七億元台幣(約一億八千多萬港元)興建,卻沒有檔販租用的零售市場,又或荒廢成西瓜田的工業園。姚將記錄集結成書,向公眾揭露政府錯誤政策造成的荒謬,結果引起台灣社會廣泛關注,促使政府決定活化這些公共設施。台灣行政院召開活化閒置公共設施督導會議,將「蚊子館」活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