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抑鬱症,我們立即聯想到血清素。這是過去十年我們被洗了腦的後果。那還不簡單嗎?只要有人說我情緒低落,給血清素治療就可以。於是家庭醫生就成了製造血清素抗抑鬱藥廠的最大買家。如果真的是那麼容易,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死於自殺,也不會為世界帶來如此沉重的負擔(世界衞生組織網頁)。

數年前美國國家精神健康局作了一個研究;發現抑鬱症病人在第一次接受血清素藥物後的痊愈率只有三成,在反覆改藥後的治愈率也不過是五至六成。換言之,約四成病人不能痊愈。而且起效時間長,需要兩星期以上病人才見起色。

我們的經驗也相似。半數病人不能忍受血清素的副作用,服藥後煩躁、不安、作嘔作悶,晚上睡不安寧、多夢、出汗等。正所謂未見其利,先見其害;於是部分病人寧願放棄,不能等到藥效的發揮,遑論要完成六個月的療程了。

在服藥一段時期後,部分病人會說雖然情緒不致抑鬱,但也不感樂趣,做事缺乏動力,猶如行屍走肉一般。這是因為在長期強行增加血清素供應之後,其他單胺類傳遞物質相對不足的緣故。改善之法惟有是轉藥,而不是加藥(血清素)。

經多年的實踐,結合近年對抑鬱病理的認識,可以歸納以下幾點:

不要把情緒低落和血清素不足等同。

血清素藥物只能治好約六成病人。

把血清素藥物由第一線改為第二線,可使更多病人得益。

早期治療,主要在幫病人鬆弛、安睡、減少雜念。適當的藥物在幾日內見效,不少個案可保數年不復發,毋須長期服藥。

血清素藥物起效慢,把某些能夠快好的病人變為慢性,長時間需要服藥;效果也未必理想,對生活質素、工作能力不無影響。

一般人的信念,都是道聽途說,未經仔細推敲(亦沒有精神時間去做);經長時間的積聚變成習慣性思維,就此深信不疑,對號入座。這就容易讓別人有機可乘,洗了大家的腦。要破除迷信,必須由根本入手,連根拔起,方有成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