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浩蕩車隊在一日間進出烏克蘭東部,既不受攔阻而入又毫髮無損而退,更重要的是「成功執行救援任務」,無疑是俄總統普京一次勝利,但西方和烏克蘭立場愈形強硬,普京最終恐怕討不到好處。

無論是普京還是烏東親俄武裝分子,處境益發不妙。自馬航客機上月中在烏東被擊落後,俄羅斯遭歐美進一步制裁,雙方貿易戰升級,俄國禁止西方農產品入口,看似以牙還牙,實則兩敗俱傷有苦自知,更不必提外交愈陷孤立了;烏東武裝分子則陷捱打境地,在丟失大片陣地後,坐困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等圍城,基輔中央政府揚言,可在八月二十四日獨立日之前,收復這些城市作為獻禮。

親俄分子勢危,擺在普京面前的無非救或不救的選擇。如果坐視不理,基輔當局很快控制烏東,局勢將會逐漸穩定下來,俄羅斯也將失去操控烏局的籌碼,普京不但顏面有損,更要冒民望下跌風險,被國內民族分子指摘不理俄裔死活。倘若施以援手,烏克蘭危機難免升級,俄羅斯愈遭孤立和制裁。

普京何懼與全世界為敵,他選擇了「拯救斯拉夫兄弟」,派出近三百輛卡車從莫斯科開往烏東,俄方聲稱,車隊載有二千噸糧水、醫藥、流動發電機和睡袋等救援物資,但基輔和西方懷疑車隊是「特洛伊木馬」,運載的是槍枝彈藥,司機們也可能是俄羅斯特種部隊成員。

這支綿延三公里的車隊,結果在俄烏邊境滯留近兩星期,到了昨日,俄方以「人道災難危急、救援刻不容緩」為由駛進烏東,在卸貨後又神速返回俄境,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對「俄方擅闖烏境」的譴責才剛落下。

俄羅斯龐大車隊來去自如,輕巧完成「救援任務」,弦外之音清晰可辨,如果卡車換成坦克,烏克蘭如何抵擋?普京想說的無非這一點,他向盧甘斯克等地送水送糧,也貫徹他是俄裔「拯救者」的形象。

不過,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強調不會為和平而犧牲主權,訪問基輔的默克爾也指領土完整對烏重要,更不排除對俄實施新制裁,絕非僅僅是會談前的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