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客機在烏克蘭東部被親俄武裝分子擊落,俄羅斯成為眾矢之的,經過兩星期磋商,聲音嘈雜的歐盟,出人意料地達成協議,跟隨美國向俄實施嚴苛制裁,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副「未驚過」姿態,外長拉夫羅夫「招積」地說,俄將克服困難,變得更獨立、更自信。普京看似波瀾不驚,實則騎虎難下,有苦自己知。這是歐盟歷來對俄最嚴厲的制裁,在馬航慘劇後,歐盟原本指望普京約束烏東親俄分子,甚或趁機協助消弭烏克蘭危機,不過普京立場毫無改變,反而把矛頭指向烏克蘭「非法政府」,認為罪魁禍首是基輔「法西斯分子」,激起歐盟公憤,商界反對制俄的聲音,因此大大消減,終使在要否進一步制俄問題上爭吵不休的歐盟,統一立場,二十八個成員國敲定新制裁方案,相信普京也始料不及。

歐盟和俄羅斯經貿往來密切,制俄其實等於倒自己米,從歐盟龍頭德國到前蘇聯集團成員匈牙利,都顧忌重重猶豫不決,但若沒有行動,豈不愧對馬航死難者?何況歐盟成員國荷蘭還是最大苦主。

普京企硬,無疑是算到歐盟多國依賴俄羅斯能源,另一原因是他退無可退,不能示弱。在今年三月俄羅斯「巧奪」克里米亞,使這塊俄羅斯「固有領土重歸母懷」後,普京聲望節節上升,最新民調顯示支持率達到八成多,比起兩年前他重返克里姆林宮時,足足高了三成,六成四人也把烏克蘭衝突歸咎於西方,六成一人更說並不擔憂制裁,還指西方媒體抹黑俄羅斯。

因此,在馬航客機被擊落後,普京不但拒與歐美「合作」,更向俄烏邊境增兵,他若改弦易轍,克宮一直營造的西方陰謀論可謂不攻自破,普京形象難免滑落,反對派或會趁機大做文章,拖累他二○一八年角逐連任的機會。

對歐美制裁,俄羅斯「團結一致克服困難」,俄企業一半屬於國營,自要聽政府的話,另一半私營,在普京威權統治下也不敢有一聲怨言,否則受到的懲罰,恐怕比來自歐美制裁的為大。

歐美新制裁遍及俄羅斯能源、軍工和金融這些經濟命脈,俄羅斯今年增長已被調低至幾乎零,經濟疲憊,民生困頓,外交孤立的普京,最終難逃被國民離棄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