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叮
  • 古人話,上下不和,令乃不行。管治團隊最緊要齊心合力,目標一致,先至可以順利施政,有所作為,相反,如果同床異夢,勾心鬥角,幾難有運行。好似港府咁吖,班高官雞同鴨講,九唔搭八,唔怪得施政混亂,烏龍百出喇。

    話說最近樓市有逆轉迹象,成交淡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叻唔切,聲稱需要時會調整政策,引起港府可能「減辣」嘅猜測。點知話口未完,特首梁振英就摑咗佢一巴,認為目前房屋問題仍然嚴重,大部分家庭負擔唔起樓價,「辣招」要持之以恒喎。一個暗示可能減辣,一個強調唔會減辣,兩位港府話事人南轅北轍,互相矛盾,你話市民應該信邊個呢?

    即係咁,隨着房屋供應逐漸增加,加上美國隨時進入加息周期,經濟前景唔明朗,本港樓市確實存在隱憂,有市場人士甚至估計未來兩年樓價可能跌三成添,但呢啲只不過係預測啫,家陣十畫未有一撇,鬍鬚曾咁快出口術話可能減辣,會唔會急咗啲呢?係人都知,樓市同金融市場一樣,對官方消息特別敏感,一有風吹草動,隨時引發市場炒作甚至震盪,尤其係特首同財爺互扯貓尾,訊息混亂,更加令人無所適從。

    見微知著,從呢件事就可以知道港府管治團隊幾咁混亂,毫無溝通不特止,而且經常自打嘴巴。例如鉛水風波,呢頭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堅持唔會替學校驗水,嗰頭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就宣布為全港幼稚園及資助中小學驗水;又例如早前南韓爆發新沙士疫情,呢頭食衞局局長高永文宣布發出「旅遊健康建議」,嗰頭林鄭月娥就宣布發出「紅色旅遊警示」。港府一時一樣,高官各有各講,政策五時花六時變,講得好聽啲係缺乏溝通,講得難聽啲根本係狗咬狗骨。

    所以話,香港烏煙瘴氣,七國咁亂,唔係冇理由(o架)。港英年代,港督一言九鼎,冇可能發生呢啲笑話;回歸後,港府淪為跛腳鴨,施政固然處處受阻,管治團隊內部更係矛盾重重,甚至連行政會議成員亦經常唱反調,搞到保密制同集體負責制名存實亡。難為北大人仲話特首地位「超然於三權之上」,簡直係阿Q精神,特首連財爺都管唔掂,搞到籠裏雞作反,試問點樣「超然」呢?超廢就有!

    講到底,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港府民望低落,施政寸步難行,都係自己造成嘅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