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配額及計分制實施十周年,制度下,非長者單身人士必須在較少的公屋配額的群組輪候,令輪候時間遠多於夫婦或家庭申請者。近期,計分制作出修改,年滿四十五歲的單身申請人可一次性加六十分,即時令年輕人怨聲載道,認為獲公屋編配的機會更低。此編配方法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年紀輕輕申請公屋又是否代表不思進取呢?

顧問老師: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陳國康

Q:公屋配額及計分制以年齡及單身作準則,是否合理?

A:公屋配額及計分制源於資源不足,公屋供應量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公共房屋需求,於是政府將申請人分為不同群組,針對部分住屋需求較低的群組,如年輕人及單身人士,以行政手段將他們的申請優先次序調低。例如現時年滿四十五歲的非長者單身申請人,可一次性獲加六十分,令年輕單身人士獲配公屋更加困難。不少人質疑年輕或單身人士的公共房屋需求不會比夫婦或有家庭者低,但配額制是資源不足下的產物,而且必須在群組中作出取捨。

Q:年輕人申請公屋,會否阻礙他們向上流?

A:年輕人大專或大學畢業後,立即申請公屋,或會被人標籤為「廢青」,被認為是不思進取。不過,本港樓價高企,年輕人難以在私人市場置業是不爭的事實,申請公屋無奈成為年輕人尋覓居所的可行途徑。實際角度出發,公屋租金比劏房還要低,年輕人成功上樓,反可節省租金,改善生活質素,而且公屋或只是年輕人跳板,他們有一定儲蓄後,亦可購買居屋,向上流動。因此,年輕人申請公屋,實際上並不阻礙向上流。

延伸思考

1.政府在住宅市場擔當甚麼角色?

A:政府在住宅市場中擔當規劃及資源分配的角色。政府主要透過土地供應量來調節住宅市場,包括分配、劃分及規劃土地用途,如將部分土地分配作興建公營房屋,供基層入住,部分土地分配作私人樓宇或豪宅,滿足中產及上流階級需要。公營房屋興建完成後,政府亦需制定政策,將公營房屋資源更有效地分配。

2.基層住屋成本高昂對社會有何影響?

A:高昂租金負擔下,基層市民大部分收入用作住屋租金,生活質素自然下降,精神及健康或會承受壓力。另外,受租金壓力的基層市民,亦會對政府未能解決住屋需求而不滿,甚至社會不同群體間會出現磨擦,居住?房的基層或會對居住公屋或中產的人士不滿,令社會怨氣上升。

3.租金管制能否減低基層市民租金壓力?

A:本港曾實施租金管制,控制租金升幅,甚至限制業主收回單位後,必須是自住等,但有關管制相繼取消。近年,有人提倡重推租金管制,認為可遏制租金升幅,保障低下階層。租金管制能否減低基層市民租金壓力,取決於多項因素,必須按實際情況加以研究。租金管制確可以保障租客,但亦可能會令部分業主拒絕租出單位,令出租房屋供應減少,反令租客受害。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