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在上海參加了一個關於非政府組織(NGO)與「一帶一路」的研討會,議題包括國際NGO與中國NGO在內地的發展情況,以及各NGO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的角色。

政府對NGO的認受性將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行而逐漸提高。一帶一路的整體規劃可以「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來概括,當中以人心相通最重要。NGO以民間組織的形式同時扮演催化劑及監管者的雙重角色,並促進社會民間交流,是連接民心的有效工具。一帶一路的相關文件中提出了「加強沿線國家民間組織的交流合作」,國家相關部委正研究出台非政府組織管理辦法;而習近平亦指出:「中國肯定境外非營利組織的積極作用,只要這些組織的活動對中國人民有好處,我們不僅不會限制和禁止它們的活動,而且要通過法律保障它們的活動,保障它們在華合法權益。」領導人及政府部門對NGO高度關注,這也間接表示了NGO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將有着較重要的角色。

NGO在內地的發展至今仍受阻礙,香港的經驗可作借鏡參考。NGO在內地發展受阻,主要原因是政府對NGO的角色及作用有所誤解,將「非政府且非營利性組織」誤解為「反政府組織」,對國際NGO更是防備。專家指出,NGO在內地遇到的障礙包括人才不足、資金有限、社會意識欠缺以及現有政策法規環境不盡完善等。隨着一帶一路的推行,相信以上阻礙也會逐步消除。而香港在這方面的經驗,將對消除NGO在內地發展的障礙以及促進參與一帶一路戰略有所幫助。

一帶一路對香港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機遇,而民間對外聯繫也概括在特首的「四大特點、六大作用」之內,促進民間組織的互動交流具有社會意義及商業價值,但比較尷尬的是,香港內部與國家的民心相通仍未完成,處理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民心互通工作極為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