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躍動,消災抗疫,大坑舞火龍是本港中秋的代表活動。居民揮舞火龍同時,傳達甚麼訊息?舞火龍對本港有何作用?

顧問老師:April Ip

Q:大坑舞火龍對本港經濟及文化有何作用?

A:舞火龍是香港本土特色活動,包含地區文化、歷史事件、傳統價值及象徵等元素,具有文化傳承功能。這種特色活動可成為地方賣點,吸引旅客,亦帶動地方經濟活動,包括酒店及零售業。

Q:這些傳統活動能增進港人身份認同嗎?

A:可以,集體活動往往能強化組群的身份認同,傳統活動可具歷史意義,同時每次舉辦傳統活動,均可重提及喚起港人的民族精神,港人參與能強化自己身份。

延伸思考

1.試述本港傳統節日文化有何轉變?

A:九十年代起,港人處於經濟起飛時期,?眼經濟,對傳統節日較冷淡,不少節日活動停辦。不過過去十年間,標誌本土文化的傳統節日受到新一代追捧。這是由於這一代人接受本土免費教育,同時在經濟平台下,難以在社會向上流,因而轉而熱衷本土事物。

2.城市發展會令傳統慶祝活動消失嗎?

A:會,因維持傳統慶祝活動主要由三大因素,包括地域上可行性、主辦居民組織的團結以及其他經濟或身份的誘因。如果城市發展下,舉辦活動的地方或場地消失,居民分散,人口流動,成長經歷脫離該處,未必願意秉承傳統,繼續舉辦活動。

3.將節日定為法定假期的考慮因素?

A:考慮因素主要包括節日的認受性,歷史上有沒有慣性安排,以及政權的取態。如果該節日備受認同,於歷史及文化地位舉足輕重,過去多數列為假期以及政權的肯首下,有關節日往往可被列作法定假期。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