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外圍賽上周上演首場中港大戰,今晚又有港隊對陣卡塔爾,成為一時焦點,首場中港大戰,排名落後中國二十多名的香港一招死守,成功逼和中國,事後餘波不斷,國足隊長指摘港隊門將為狗一事更令各界關注。兩月後雙方將會在港再碰頭,新隙舊怨會否為中港關係帶來更重火藥味?政圈及足球界人士不能掉以輕心。
這次賽事備受關注,全因雙方都欲代表國家及地區爭取進軍世界盃的資格,但比賽之前,兩地足球圈已有一些小摩擦,如內地有單位製作疑譏諷港隊成員混雜外籍球員的海報風波、以及本港球迷在演奏代表國家隊的《義勇軍進行曲》時發出噓聲等,到上周國足對港足踢世盃外圍賽,又添新齟齬。
看了上周中港大戰首場比賽的人,大都對港隊死守全場印象深刻,反而對國足驟看強勢,惟耗時九十分鐘都無法撕破港隊防守缺口,球技明顯外強中乾而感到失望。事後兩地球員回應罵人一說,各界更看在眼裏。有人說,國家領導人不止一次寄望中國足球可以在綠茵場上弘揚崛起大國的軟實力,但國足的表現實在愧對這個希望。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國憑藉乒乓球而搞「乒乓外交」,今天雖有心藉足球宣告大國崛起,但中國及香港足球界卻意氣紛爭不斷、幼稚行徑接踵,香港球迷在綠茵場邊的表現,尤其對友隊的態度,更連起碼的體育精神也欠奉。說到底,中港兩地的足球氣度及實力都令人搖頭。
十一月中,中港第二場大戰將在香港上演,香港雖擁有主場之利,但也埋下了一條可能爆發更嚴重爭拗甚至衝突的導火線。去年以來,本地連場針對內地遊客的驅客行動,以及政改爭拗併發的一國兩制爭議,令中港民間關係大倒退,雙方嫌隙加深,兩月後會打一場友誼波的機會甚低,作為賽事中的主角及持份者,球員、足總、民政事務局及特區政府高層都應該小心翼翼,讓體育的歸體育,政治的歸政治。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