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主流政治抗爭,常希望以最小代價,得到最大成果。二○○九至一○年間,公民黨與社民連推動的「五區公投」,打破了泛民主派的因循心態,可惜由於民主黨大老帶頭杯葛,未能總動員民主派選民,其後民主黨更走入中聯辦密談,出賣及撕裂民主運動。

下輪政改方案將於二○一五年表決,戴耀廷於二○一三年初提出「佔領中環」,令人以為泛民終於開竅,領悟爭取民主必須付出更大代價。可是,其後「佔中」卻又以代價較小的「電子投票」蒐集民意。一四年六月尾他們主辦的「全民投票」運動,儘管錄得七十九萬人投票,然而,手法及票數效力卻被人質疑。

現在由港共操盤的「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發起了大型簽名運動,與「佔中」的「全民投票」本質一樣,是「土法煉鋼」收集民意,數據並不準確。可以預期,這次簽名運動,在親共在港組織的總動員下,其收集的簽名人數,可以超越「佔中」的「全民投票」,抗衡泛民的民意。泛民一再捨難取易,結果枉費心機!

反觀議員辭職,政府進行補選,達致變相公投,投票者全為登記選民,投票及點票方法按照國際慣例,具有公信力,是民主及建制兩派可以公平對決的擂台。因為遞補機制惡法,議員辭職,不能重選,犧牲更大,反而更有道德感召。加上現在的政治氣候,泛民陣營誰敢杯葛,必遭選民唾棄!那些早前否定辭職公投的泛民頭面人物,今天還可推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