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洋快餐,內地媒體抱團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上海電視媒體日前爆出猛料,揭發有洋品牌快餐使用過期變質肉加工食品。

有意思的是,就在電視播出相關報道時,上海市食安辦、食品藥品監督局的檢查人員,偕同各路媒體一起,直撲某洋快餐的供應商──位於嘉定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工廠,並最終「人贓並獲」:該工廠慌忙在布告欄上更換質量承諾書,生產雞塊的流水線仍在運轉,車間髒水橫流,污物滿地。執法人員現場查封了原料倉庫,封存了相關單據。

按照官方的表述,是記者歷經半年臥底調查,發現線索並取得證據後,職能部門才高調介入,查封快餐變質原材料和福喜工廠。但從當晚官方行動和媒體整齊介入看,可以推測出,臥底記者調查後主動報料給官方,官方決心嚴厲教訓洋品牌,於是精心組織終極一戰,二十日晚上,便出現了各路人馬齊聚「直搗黃龍」的一幕。

食品安全攸關黎民大眾生命,官方此舉當然值得一讚。不過,透過這場漂亮的殲滅戰,一些現象頗值得深思。其一,印象中,官方職能部門查處食安問題,從來沒有像這次這樣果斷堅決。也許洋品牌專橫霸道日久,在內地弄到人神共憤,職能部門早就想拿它們出氣祭旗,這次恰好遇上了遍尋不到的良機。但即使如此,選擇性執法的懷疑仍去之不掉。

其二,打擊洋品牌,是內地近年出現的新現象。這一方面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進步,開始有底氣向洋品牌說不,另一方面也說明,洋品牌過去一直是騎在國人脖子上予取予奪,視國人為傻子,大賺特賺豪賺。

其三,最關鍵的是,很少聽聞洋品牌在其他國家出現類似的問題,為何單單在中國會惹出這樣那樣的麻煩呢?如果真是橘過淮南為枳的情況,內地官方就值得認真躬身反思,這一切到底是為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