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報訊】海洋公園又發生魚類集體死亡事件,園內「海洋奇觀」兩個小型魚缸共五十九條魚死亡,解剖結果顯示,致死原因是水中含氧量偏低導致窒息,經調查發現,有員工在完成池水處理項目後,未有將負責製造氧氣的造浪功能重新開啟。園方承認事件屬人為出錯,會嚴肅處理,除向涉及的員工作紀律處分,亦會討論工作程序守則,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有環保團體質疑公園未有主動公布事件,存心隱瞞。另外,海洋公園董事局昨日宣布委任盛智文為大樹灣發展項目籌劃小組榮譽顧問,任期為三年,負責就水上樂園項目提供意見。

    海洋公園未有主動公布今次魚類集體死亡事件。(資料圖片)

    死亡的魚類中包括相中同類的黑點土鯆。(資料圖片)

    恐涉隱瞞促改善通報

    該五十九條魚於本月三日清晨被發現死亡,海洋公園指,當中包括一條幼年的狗侶竹鯊、兩條黑點土鯆,以及一些梭羅魚及花鱸等,調查發現牠們的死因是缸內的含氧量偏低。公園指,當需要為水缸進行維修或為魚類進行治療時,須關閉為魚缸負責製氧的造浪功能達六小時,期間魚類健康不會受影響,然而早前兩個小型魚缸因為進行池水處理項目而需要關閉造浪功能,完工後卻未有重新啟動,因此未能為缸內提供已過濾的池水,導致魚類窒息死亡。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指,海洋公園過往有「前科」養死動物而不主動公布,今次事件亦要被傳媒揭發才肯揭露,促請公園改善現有的通報機制,以釋公眾疑慮。

    他又指,公園員工因疏忽而導致魚類死亡屬低級錯誤,要求園方檢討。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兼前海洋公園董事局成員詹志勇就認為,人為出錯在所難免,園方應向前看,檢討現有機制不足,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