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時代在麥理浩治下,殖民地擅專政權仍未還政於民,卻有澄清吏治的政治防腐機關,加上司法獨立、健全法治,彌補欠缺民主的不足。七十年代肅貪倡廉的廉政公署成立;八六年立法局與審計署前身的核數署制訂衡工量值的審計準則,開始處理政府的效率問題;三年後申訴專員公署成立,它們都獨立於政府編制,是廉能管治哲學的延伸。

九七後香港,特區政府行政主導,仍是擅專政治,但中共官場腐敗風氣南下,特區政府日漸失去保持廉能的警覺,到前朝「貪曾」時代登峰造極,破格重用並且任期屆滿後,仍獲失格續任的「貪湯」湯顯明。湯身為廉政專員,本應嚴於律己,竟帶頭貪小便宜,一如其頂頭上司,令廉署金漆招牌剝落。廉能政治是本土核心價值,餘下的兩個政治防腐機關變得格外珍貴,它們會否變質,需要公眾監察。

四月十五日審計署發表報告,當中批評盛事基金的行政失當及利益輸送,例如受資助的香港龍獅節誇大聘請人數,甚至包括不可能支薪的幼稚園及小學生。龍獅節的籌委會召集人陳鑑林議員在四月十七日才藉詞「條數好難計」,承認申報「某程度上是造數」。另外龍獅節將二十八萬元的活動餘款退還給一名贊助人,而非退予政府,違反規定,陳鑑林至今仍拒絕透露贊助人身份。土共背景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則以「我唔方便講」逃避記者追問。

這類地區活動成為親政府政團的變相長期選舉工程,被審計署衡工量值的專業核數捅了出來,可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