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寸土必爭 最怕寸步難行

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的梁振英,擬於周三公布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大興土木」、「寸土必爭」、及「移山填海」三大房屋政策,希望可以大量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逐步解決房屋問題。然而,知之非艱,行之惟艱,這些建屋大計是否可以落實,不能不令人懷疑。

前朝曾蔭權爵士的土地及房屋政策一塌糊塗,導致公私營住宅供應全面告急,基層上不到樓,中產買不起樓,問題日趨惡化,市民怨聲載道。首個置安心項目青衣綠悠雅苑錄得二十多倍超額認購,無殼蝸牛急於上樓,不放過任何機會,這已足以說明一切。現屆政府計劃多管齊下,爭取每年有二萬個私樓單位落成,以及將公屋興建量由每年一萬五千個增至二萬個;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則包括將約七十幅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改為建屋,以及削平山坡、善用溶洞、在維港以外填海開闢新地等等,希望能在短、中、長期解決房屋問題。

港府以「寸土必爭」方式覓地,早前已放風計劃將三十多幅社區用地改為建屋,若再倍增至七十幅,理論上可以達到每年興建二萬多個公屋單位的目標。然而,改變社區土地用途牽一髮動全身,必然使區內樓宇密度提升,對整個環境造成影響,無可避免會遭到地區人士強烈反對。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蔡涯棉亦承認,雖然有關做法可在短期內增加住宅用地,但不易通過區議會一關,希望他們合作放行。問題是,如果區議會不合作不放行,當局又有甚麼辦法解決呢?

至於移山填海,更無異於天方夜譚。眾所周知,近年港人的環保意識日益高漲,加上社會愈來愈政治化,填海已經成為一個禁忌。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因填海訴訟拖延超過十年,港珠澳大橋亦因環評訴訟一度停工,機管局提出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亦因為填海爭議卻步不前,迄今未有定論。事實上,當局年前曾經提出二十多個填海選址,旋即引來四方八面的反對聲音,弱勢政府動輒得咎,移山填海談何容易。

更改社區土地用途說易行難,移山填海又不切實際,當局要大量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最佳的辦法還是發展新市鎮,單是一項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便可提供逾五萬個住宅單位,為十多萬市民提供居所,可惜,有關計劃被扣上「割地賣港」帽子,根本寸步難行。最荒唐的是,反對派政客一方面不斷設置障礙,令港府動彈不得,一方面又要求港府回應民意,拓地建屋,「神又係佢,鬼又係佢」,令人啼笑皆非。

建屋寸土必爭,最怕寸步難行。梁振英政府雖有拓地建屋的決心,卻未必有將計劃付之實現的能力,在泛政治化的今天,政策推出一項跪低一項,寸土必爭隨時變成寸步難行,移山填海隨時變成望洋興嘆,奈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