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房屋需求大 增加供應談何易

房屋供不應求,樓價居高不下,以折讓價發售的資助房屋成為搶手貨。由置安心計劃變身的資助房屋綠悠雅苑開始接受申請,一如所料反應熱烈,示範單位首日開放已吸引數千名市民參觀,預計最終可以錄得數以十倍計的認購申請,夾心階層對房屋需求殷切,由此可見一斑。

安居才能樂業,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窩,是無殼蝸牛的共同願望。近年樓價不斷飆升,許多市民望樓興嘆,尤其是夾心階層,既無資格申請公屋,又難以負擔私樓價格,資助房屋成為他們置業安居的唯一選擇。所以,綠悠雅苑作為港府重推資助置業的首個項目,大受歡迎是意料中事。

可惜僧多粥少,綠悠雅苑只有九百多個單位,對於近三十萬合資格家庭來說,連杯水車薪也談不上。長遠而言,港府不但要大量增加居屋供應,還要解決私樓、公屋不足等問題,在土地難覓的情況下,當局又有甚麼辦法呢?

要增建房屋,首先要解決「地從何來」的問題,而這恰恰是港府的軟肋。加快舊區重建本來不失為一個辦法,可惜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舊區重建同樣阻力重重。市建局透露,未來五年將會投放二百五十億元,加快進行舊區重建及樓宇復修等項目,但說時容易做時難,遠的不說,位於大角咀的「需求主導」重建計劃便因為部分業主反對,隨時胎死腹中。

有別於過往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強制收樓的做法,市建局去年推出「需求主導」重建計劃,由舊樓業主主動提出,符合三分二業權同意、地盤面積大於四百平方米、樓宇明顯失修等條件,局方便會啟動有關計劃,向全體業主提出收購建議,在取得超過八成業主接受收購後,方可落實重建計劃。

當局認為,這種自下而上的安排有助吸納民意,讓舊區居民參與重建計劃,一改過往重建項目自上而下、閉門造車的弊端。然而,針無兩頭利,各有各的難處,「需求主導」重建計劃顯然並非一帆風順。以今次受阻的大角咀項目為例,雖已獲得大部分業主支持,惟因地舖業主要求的收購價遠超當局開出的條件,市建局未能收集八成業權,最終恐難成事。

事實上,港府拓地建屋寸步難行,大角咀重建項目受阻只是冰山一角。近年來,港府提出不少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案,例如開拓農地、填海造地、社區用地改建住宅、發展新市鎮等等,莫不遇到巨大阻力。須知道,舊區重建已是最小爭議的做法,如果連這也受到阻撓,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

前朝政府的土地及房屋政策嚴重失誤,令問題積重難返,即使現屆政府有心撥亂反正,也是束手無策。更何況,政府本身弱勢,動輒得咎,根本無力化解各種政治和社會紛爭,要解開房屋問題的死結更是談何容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