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成追憶 工展意義已惘然

年年如是,今又如是,一年一度的工展會昨日開鑼,場面依然轟動,氣氛依然熱烈。可惜,桃花依舊,人面全非,在本土工業沒落的今日,工展會的意義已經今非昔比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歷史悠久的工展會,見證了香港社會的變遷,也記載了香港工業的興衰。曾幾何時,香港電子、製衣、塑膠、鐘錶等行業百花齊放,互相輝映,有的甚至執世界牛耳,工展會成為展示「香港製造」的最佳展台。然而時移世易,隨着「香港製造」逐漸消失,今日工展會的產品變成世界各地貨品的大雜燴,真正本地製造的商品已經買少見少,令人唏噓不已。

正如有人所說,今日的工展會更像一個「散貨場」,與過去的工展會已不可相提並論。君不見參展商以「抗通脹」為招徠,主辦機構更安排旅遊巴來往深圳灣口岸,吸引兩地民眾掃貨。顯而易見,工展會年年大收旺場,入場人數不斷創新高,並非受惠香港工業的吸引力,而是因為通脹逼人,普羅大眾慳得一元是一元,主要目的是趁墟。

工展會的變遷,恰恰是香港產業空洞化的縮影。香港經濟結構單調,過分依賴金融、地產等服務性行業,就業選擇狹窄,根本無法發揮港人的創意,工展會自然慢慢變質變味。最令人擔心的是,在產業單一化的今日,不少年輕人找不到出路,更看不到脫貧致富的希望,難免對現狀產生不滿,為社會埋下不安的種子。近年香港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仇官仇富仇商情緒愈演愈烈,激烈抗爭無日無之,以致淪為示威之都,絕非沒有原因。

在現代社會裏,工業被視為商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整體經濟的根基,發展中地區靠人力密集的基礎工業推動經濟,而發達地區則靠高科技的創新產業再謀突破。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台灣、南韓,皆積極發展製造業,包括煉油化工、生物醫藥、汽車、通訊、電子等高端產業,成績有目共睹,各式各樣的工業展覽會,成為當地廠家展示成果的舞台。

反觀香港,自從工業北移以來,產業逐漸空洞化。雖然港府曾經提出不少轉型大計,例如科技港、中藥港等等,而本地科研人員亦有不少創新發明,可惜當局眼高手低,既無力吸引外來廠家,亦無法將本地科研成果商品化,久而久之,傳統工業日暮途窮,新興工業卻步不前,產業結構日益單調,經濟轉型兜兜轉轉,最後仍是回到炒樓炒股的原地。

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同樣是工業展覽會,在外國是展示工業成果的舞台,在香港卻成為工業沒落的見證,這正是香港經濟始終走不出困局的主要原因。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至今天,工展會除了讓基層市民掃平貨、抗通脹外,已經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