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又一輪的反腐整風過後,大量官員落網,令官場出現用人荒,全國四十多個省部級崗位無人遞補。因此,在清除腐敗貪官的同時,培養選拔德才兼備的年輕幹部,並盡快改革完善用人機制,已成為當局的一大考驗。

以往但凡崗位出缺,後面已有不少後備排隊,更有跑官買官者爭破頭。但中共十八大後,用人荒現象隨處可見,不僅中央部委常見,省市更是尋常,出現塌方式腐敗的山西、雲南官場更是如此。早前,山西一度出現十多個縣委書記、縣長的空缺,當地官員為免升官時被抽查財產,紛紛謝絕上層的提拔美意。結果,當局不得不外調官員空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近期獲重用的官員已到退休年紀。比如剛被任命為南方航空集團總經理的王昌順,他從交通部副部長任上空降,但已年近五十九歲,明年就要退休,類似例子不勝枚舉。補缺過程如此艱難,一方面說明第五代對提拔官員的標準非常高,防止出現貪官代貪官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也反映很多官員經不起審查,令第五代陷入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

提拔新人 公示財產

中共雖然號稱黨員逾八千萬,但是充斥酒囊飯袋的無能之輩、期望升官發財的腐敗之徒,以及立場搖擺不定的投機分子。尤其是胡錦濤主政期間,黨不管黨,從上至下營私舞弊,全黨烏煙瘴氣,幾乎無官不貪。民間有笑話稱,全國處級以上官員全部拉出去槍斃,可能有冤枉的,但隔一個槍斃,絕對有漏網的,可見官場的貪腐之風是何等觸目驚心。第五代接過這個爛攤子,要刷新吏治談何容易。

最讓國人憤怒的是,很多老虎還在處級、科級時就已經腐入骨髓,其仕途卻一路順暢,有的甚至榮登國家領導人崗位。這種怪現象充分體現中共用人制度的人治特點:一是少數人選人,在少數人中選人;二是神秘地選人,不是公開地選人;三是不按照任人唯賢的路線和德才兼備的標準選人,而是按照任人唯親、唯錢、唯吹的標準,造成「劣幣驅逐良幣」。

事實上,中國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良好的人才選拔機制。按照當前的官僚體制,能夠脫穎而出的不是八面玲瓏的官油子,就是邊腐邊升的腐敗高手。

常言道:「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要打造嶄新的官員隊伍,必須另起爐灶,從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中招攬精英,從基層提拔才俊。由於這些年輕人有理想、有朝氣,而且是一張白紙,沒有經過官場醬缸的浸染,易與過去劃清界線,只要加以歷練,有助徹底杜絕系統性腐敗的風險。與此同時,當局還要盡快實行官員財產公示與高薪養廉制度,防止官員被貪欲裹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