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現今五、六十元一份午餐的年代,大學食堂成為全港十萬名大學及專上學生抗通脹的避風塘,但校園食堂亦未能自保。位於中文大學本部七間食堂,當中五間經營逾十年,忽然傳出結業消息,結果震驚校園外,亦成網民熱話,結業原因眾說紛紜,有指食堂被限制加幅,亦有稱食堂被要求重新裝修。兩名食堂話事人剖開事件來龍去脈,亦藉此回味校園的點點滴滴。

廖志成打理食堂十多年,對食堂充滿感情。

食堂售價比一般食肆低廉。

廖志成最着緊的是一起合作多年的員工。

俗稱玻璃屋、麵檔及池畔軒會於來年一月結束營業。

「大學當初邀請我們嚟經營,大家最緊要好來好去。」

上月底,中大學生報一則「本部canteen大執笠」文章於社交網瘋傳,引來七百多名網民關注。其中三間分別俗稱玻璃屋、麵檔及池畔軒的食堂,由同一食品公司經營,老闆黃先生表示:「三間係同一張合約,喺一個地方劃開三個部分經營,我都做咗二十幾年,但嚟緊一月底就唔做啦。」

結業原因,離不開一個錢字,不過並非一般店舖租金的問題,而是與食堂加價有關。在中大,食堂食品加幅須經由校方及學生組成的委員會批准。食堂賣的是學生價,來貨成本卻是市價,黃老闆說得坦白,獲批的平均加幅只有百分之二點五,暢銷的食品更不足百分之二。「上年已經蝕住做,今年想加價百分之七,但成本就雙位數咁加,轉用平貨降低質素,我做唔出,繼續落去又做唔嚟,惟有唔做。」說感受,他萬般不捨:「見啲同學畢業搵我哋影相,真係好開心,但加唔到價呢件事無分對錯,大家角色唔同,跟學校合作咁多年,最緊要好來好去。」

另外兩間名為Franklin及中菜廳的食堂亦屬同一張合約,由同一間公司經營。兩間食堂的營運經理廖志成稱,食堂去年蝕了近三十萬元,今年中續約,校方要求增加食堂員工有薪假期,一年工資成本就增加一百萬元,惟有放棄續約,校方並沒要求他們大維修。剛過去的周日已是營運的最後一天。

不忘為智障員工揾出路

跟一般餐廳不同,即使結業,大學食堂在廖志成回憶中亦是美好。「鍾意呢到無人食煙,大家斯斯文文。」留在這裏近十三年,食堂每個部分都是他參與建立,他邊行邊介紹:「廚餘回收就自家設計,套爐具系統就近幾年引入可以回收熱力。」

說得最肉緊的,是他口中的「小朋友」。原來兩間食堂近六十名員工中,七名為智障人士。他說:「當初請回來係因為他們捱得苦,於是請下一個又一個,我哋畀足人工,同其他員工平起平坐。」相處以來,廖恍如他們的導師,食堂結業亦不忘將他們介紹予相熟餐廳負責人。他說:「希望佢哋見得成工。」

散聚有時,面對分離,廖志成的看法倒跟黃老闆一致:「大學當初邀請我們嚟經營,大家最緊要好來好去。」走,亦不失風度,也許是大學食堂特別之處。人散了,人情味仍會留下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