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敲定本港政改大原則後,泛民已急急表態要杯葛第二階段諮詢,政改三人組則懶理,續為其諮詢文件放風。近日,權威消息相繼就二○一七年行政長官選舉普選及二○一六年立法會選舉的產生辦法拋出擬議,並回應了泛民關注的一個小焦點,即特首選舉的提委會白票怎樣處理?結果泛民又一次失望,因白票始終是廢票,泛民的反斗機會亦不存在。不過,政圈中人都不看好所謂「白票守尾門」理論,譏之為政治天真。
泛民早前指出,選委對非陣營候選人的投票意向微妙,白票能夠扭轉過去被當為廢票的做法,或白票便是「不信任票」。若當局制訂選舉方案時,把白票賦以另一種「說話權」,累積一定數量的一人一票普選白票,即使一個候選人能獲得過半數提委票,過半候選人仍有可能在普選中「被叮」出局。那樣的話,香港便可能面對選不出特首的政治尷尬,而泛民正想藉此制衡當局及中央。
然而,這個建議與現時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中,白票被當作廢票的慣常運作不同,或者今年六月時,佔中派發動的電子公投有不少白票,令泛民對白票現象有更深體會,並取得靈感圖藉此影響特首普選。
然而,重新定義白票,涉及本港整體選舉運作的變化,政府中人指,若特首選舉要重新定義白票,那麼立法會及區議會的選舉出於公平原則亦要改,社會怎樣看?需要更多討論及諮詢,惟變與不變都茲事體大,故無意列入本次諮詢。
有政圈老手則指,泛民中人以為在普選中累積一定數量的白票,便可以影響特首選舉,但這個假設的基礎很弱,亦經不起深思熟慮及驗證。首先是要有多少直選白票才算一定數量?若出閘者有兩至三人,全港選票的白票要向誰說不呢?更何況,在提委會通過後再加一道閘,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本沒有這個設計,泛民實在異想天開了,可見想以白票反轉特首選舉,不是太天真,便是很幼稚!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