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之後,香港立法機關直選改行五區比例代表制,有利得票比例處下風的親建制政黨,令他們在立法會內的勢力日漸壯大。然而,二○○四年至今的三場立法會選舉,民主左翼、進步民主派及本土派候選人陸續當選,議會抗爭不絕,令建制及泛民陣營同樣進退失據。

民主派沉醉於九七前立法局直選時代的好時光,只知吃「六四老本」,經歷民眾自下而上的二○○三年「七一大遊行」,仍然不知人心思變,拒絕順應潮流,更新論述,促成了「激進」勢力冒起,那是香港過去十年政情發展的必然結果。

五區比例代表制,誤打誤撞成為民主運動轉型的接生婦,真是始料未及。

九月十二日,東方報業集團引述權威消息報道,政府將於今年底至明年初展開的二○一六年立法會選舉本地立法諮詢,提出由九七後沿用的五大選區,改劃為九大選區,每區議席由五至九席,減至三至五席不等,候選人當選的得票門檻將會提高。據悉,政府希望藉此減低「激進」小黨勝算,從而「改善施政」。

解決香港管治問題,本應從實現雙普選以及建構政黨政治入手,為大黨度身訂造新制,是捨正路而弗由。此間「民主回歸論」破產,來屆立法會選舉或有大量新人,打着本土旗號參選,提高當選門檻將令他們勝算渺茫。重劃選區之真正目的,恐怕只是要把本土派一起「消滅於萌芽狀態」,並連消帶打使總辭變相公投更難成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