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立法會選舉沿用的五大選區,據稱政府擬就此「執位」,一六年立法會選舉時把五大選區重劃,其中一個方案是改劃為九大選區,即每個選區由兩個區議會行政區組成,每區的議席相應由過往的五至九席,大幅減至只有三至五席不等。這只是其中一個方案,另可能還有「拆六」、「拆七」的方案,原則似是選區拆細,但議席總數不變。

    如果拆細的意義在於強化候選議員與選民的互動,強化議員服務社區的功能,肯定是正面的。在這角度議席洗牌,政黨自然會研究、推演其所得議席機會,但根本還在於選民透過服務去認識候選人,將評判回歸其對選區服務的專注度,因此候選人背景、政黨「品牌」優勢未必煞食。

    相信選民最希望的是,改變以往的政治生態,以往議員當選後,服從政黨多於服從選民,投身搞「大圍」政治多於服務區內選民。選民一般不是透過議員扎根區內服務,認識自己的代議士,而是透過電視鏡頭或媒體,認知議員的作為,不能說是正常的政治生態,情況亟待改變。

    透過選區執位,不管是五拆九還是五拆六、七,達致議員踏實扎根選區,才是最重要目的。這關係到選民神聖一票,又是享有服務的實惠一票,無疑也是民主的應有之義。立法會以往深陷黨爭、意氣之爭情況,選民要借助手中一票將其否決掉。

    陳穎柱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