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黃大仙醫院將改劃入九龍中醫院聯網,接收住在黃大仙區的復康病人。(資料圖片)

    病人在居住社區接受醫療服務最理想,但醫管局早年的醫院聯網劃界「畸形」,結果出現怪現象。黃大仙區居民急病時由救護車送入最近的急症醫院,即九龍中聯網的伊利沙伯醫院,但病情穩定便要轉往同屬九龍中聯網的九龍醫院康復,而不能入就近的黃大仙醫院或聖母醫院康復治療,因為此兩院屬九龍西醫院聯網,家屬探病要長途跋涉。醫管局計劃重劃九龍區的兩個醫院聯網,將廣華醫院、聖母醫院和黃大仙醫院由現時屬九龍西聯網,改歸入九龍中聯網。日後,黃大仙區居民可由伊院轉往黃大仙醫院療養;旺角區居民可由廣華醫院轉往九龍醫院療養,預計明年實施,希望改善病人跨網就醫的不便。

    在新安排下,日後廣華醫院的旺角區病人,病情穩定後,可轉送九龍醫院(圖)療養。(資料圖片)

    現時屬於九龍西醫院聯網的聖母醫院,將會被劃入九龍中聯網。(資料圖片)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九龍中聯網原本服務九龍城和油尖區的居民,但結果多達六成二住院病人屬區外居民,當中半數為黃大仙區。旺角區居民急病入廣華醫院,病情穩定後被送去同網的黃大仙醫院,遠離原來居住的社區,對病人和家屬亦不便,他們轉往九龍醫院復康較方便。

    因此,重劃九龍中及九龍西聯網,可使病人在所住地區獲得醫療服務。張偉麟相信,新安排可將九龍中跨網的住院病人由六成二減至三成;黃大仙區居民要跨網入院的比率,亦可由六成八降至一成八。

    現時,九龍醫院有二百名黃大仙區病人,而黃大仙醫院亦有相若數量病人由廣華轉介入院的旺角區居民。在新安排下,兩間醫院的復康病人可以「交換」。

    醫管局昨向黃大仙區議會介紹重組聯網安排,有區議員表示歡迎,認為可解決跨區求診問題,但指該計劃未提及重組後會否增加區內醫院床位,解決醫療資源不足問題。他們建議重建聖母醫院後,提供二十四小時急診服務。

    「資源不足 點調都無用」

    區議員袁國強認為,黃大仙區內人口多達四十二萬,需要一間急症醫院為居民提供服務。區議員黎榮浩認為,區內醫療服務「最大問題係資源不足,點調都無用」。

    張偉麟承認,重組聯網有一定風險,故會小心規劃,料今年第三季完成較宏觀的聯網服務量及需求評估,從而提供社區支援的配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