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報訊】身體有毛病是否不能融入主流社會?自小患有「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十八歲的陳明恩推翻這個定論,「我只係間中去醫院輸血,覺得自己同其他人無咩分別。」明恩笑容甜美,外觀上與一般少女無異,她的病卻可剎那間奪取性命,「呢個病係骨髓唔可以正常造血,基因出現異變,有機會隨時中風或排斥。」受着病魔的折磨,明恩不但沒放棄上學,只在課餘時間輸血及用藥,堅毅努力性格令她在校內成績優異,並曾獲得國內文學獎。明恩父親說為女兒四出尋找合適的骨髓,讓身體造血可回復正常,始終有一天完全康復。

    陳明恩(左)及Dicky(中)皆是「凡事皆可能」計劃的傑出人物得獎者之一。

    弱視青年望遠鏡看黑板

    患有白化病及弱視的張偉德(Dicky)同樣活得精彩。Dicky自小因患病被身邊的同學取笑,令他倍感自卑。他長大後花了很長時間改變悲觀的性格,反之悟出「不完美的優點」,「正正因為我外表與人不同,所以其他人更易認得我,令我更有感染力,可以動員更多人參與義工工作。」Dicky不覺得自己的能力比其他人差,由於他的視力不夠人強,便買了一個望遠鏡,使上課看黑板時更清楚,經過數十年的寒窗苦讀,他現已修畢了社工學位。Dicky在支援殘疾人士的機構工作了兩年,以身作則為殘疾人士發聲。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昨日舉行了嘉利「凡事皆可能」計劃嘉許禮及傑出人物選舉,表揚了十位擁有堅毅不屈精神的傑出人士,其中明恩及Dicky是得獎者之一,並邀得「五個小孩的校長」呂麗紅頒獎,勉勵一眾參加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