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日或假日,香港街頭常見大大小小的示威、遊行,名副其實是「示威之都」!上周七一遊行參加者創七年來新低,各界大表關注,但據聞政黨及活動搞手卻另有憂慮,他們擔心的是遊行過於「商業化」或「提款機化」,會出現趕客效應,甚至令七一遊行走向末路。

香港從開埠以來的漁村發展成現在的亞洲都會,整個過程便是一個商業奇迹,華麗轉身的經驗,令港人學懂在各式活動中尋找商機,當然,大大小小的示威、遊行亦不例外,遊行的持份者或旁觀者都踴躍從中搵着數,如政黨政團趁機籌款、小商販趁機賣物,就連藝術、音樂等玩家亦趁免繳場租之機表演一番,商業運作充斥大型遊行,今年的七一可算箇中之最。

據兩項非正式統計,今年的七一遊行創下最多籌款組織、最多籌款點的紀錄。遊行隊伍途經的路線,既有傳統的泛民政黨、學生組織及壓力團體籌款,今年還額外多了大批本土組織及打着勞工旗號、鄉村組織的團體來搶食,很多組織連活動搞手民陣都不知底細,反正大黨籌款都冇申請,小組織渾水摸魚實在平常,故今年僅籌款點最少有六、七十檔,盛況直如三米一站、五米一攤。

此外,今年籌款團體賣物亦鬥得火紅火綠,除主題T恤、七一紀念品,更多了本土及支持港獨的團體賣港英旗幟,或售賣有英國風的紀念品,足見遊行經濟亦競爭十足。

七一籌款無王管,與政府縱容、民陣龍蛇混雜有關。舉辦七一的民陣向來與泛民政黨有約定,各黨籌款所得需上繳部分,以體現承擔七一遊行的費用,現在大批不知名組織爭食,事後有否上繳費用?只有民陣才知道。

近年民陣備受批評,遊行報大數、行動獨裁化,對泛民支持者的號召力更急跌,如今連七一大騷都辦得「變晒味」,以致遊行翌日,政圈及網上都有不少負面批評,指摘七一愈搞愈爛。種種混帳事,民陣中人不需問責嗎?或者,七一遊行繼續向惡劣的商業化發展,港人連上街用腳投票也省了,到時,民陣已無存在價值,問責自然是多餘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