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立法會特首答問大會歷史性被迫腰斬後,昨日的答問大會又因有泛民議員集體離席及「飛杯」而一度中斷。翻查歷史,答問大會的始作俑者是港英末代港督彭定康,原意是加強行政與立法機關直接溝通,以及向公眾宣傳政府政策和施政理念,但回歸後因特區政府管治無能,前後三任特首駕馭乏力,不是言之無物,便是經常「講錯嘢」自招麻煩,答問大會已淪為反對派的「博出位」場所,特首的「政治陷阱」。有學者直指答問大會經已變質,認為政府可檢討特首每年出席答問大會的次數。

彭定康

董建華出席答問大會言之無物。(資料圖片)

曾蔭權任內屢次於答問大會失言。(資料圖片)

彭定康來港出任港督後不久,宣布將行政立法分家,包括廢除港督同時兼任立法局主席的多年傳統。而為了維持自己的曝光率及發言機會,自覺口才了得的彭定康決定不定期在立法會舉行答問大會,直接與議員溝通及向公眾宣傳,並借機在答問大會上回應及抨擊中方。

口才欠佳屢失言

九七回歸後,立法局易名為立法會,前後三任特首董建華、「貪曾」曾蔭權爵士和梁振英亦「蕭規曹隨」,每年出席三至四次答問大會回應議員質詢。然而,董、曾、梁三人都口才欠佳,每次出席答問大會都被反對派議員「牽着鼻子走」,表現被動,甚至因自己失言屢次鬧出風波。

其中董建華任內多次答問大會,都遭到反對派窮追猛打,包括被當時的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大爆對方曾勸說他解散支聯會。○五年「董落曾上」,答問大會更變成反對派辱罵、抗議及「掟嘢」的場所,貪曾自己更多次在答問大會失言,包括疑似爆粗自言不會與議員「狗噏」辯論、在回應平反六四問題時聲稱「我的意見就是代表香港的整體意見」、以及與黃毓民對答時大爆「呢度唔係黑社會地方」等,引起社會嘩然。

前年七月上任的梁振英,最近兩次答問大會亦弄到「亂糟糟」,其中五月份的大會因激進泛民抗議及「掟嘢」,而被迫歷史性首次腰斬,到昨日更因黃毓民「飛杯」而需報警收場,答問大會原先加強行政立法溝通的原意早已蕩然無存。

倡檢討會議次數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社會並不接受泛民議員於答問大會「掟嘢」的行為,但隨着新界東北撥款事件及政改爭議升溫,預計有關行為將無日無之,他認為完全取消答問大會並不恰當,但可檢討會議次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