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保育私人歷史建築涉及私有產權爭議,下周三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料會交代保育私人歷史建築政策的檢討進展,之後政府會就包括成立文物信託基金在內的文物保育政策,進行公眾諮詢。負責草擬諮詢文件的古物諮詢委員會(簡稱古諮會)主席林筱魯向本報表示,已完成諮詢文件草擬工作,短期內可公布,又稱何東花園及甘道二十三號保育風波,顯示要保育私人歷史建築難度甚高,亦要付上代價,有必要諮詢公眾對保育歷史建築的意見,希望最終可獲共識。

林筱魯表示,甘道二十三號以非原址換地方式獲得保育,絕對是好事,過去政府保育司徒拔道景賢里時,亦採同類的方法。他表示,今次政府雖無以真金白銀用公帑購入大宅,但其實換地同樣涉及社會資源。

提供經濟誘因

他稱古諮會之前為一千四百四十四幢歷史建築物評級時,有不少私人業主反對評級,甚至於評級期間拆卸物業,反映若要私人歷史建築物的擁有人保育物業,必須提供適合的經濟誘因,換取他們同意交出或保育歷史建築物,因此有必要全面檢討文物保育政策,包括歷史建築物擁有人若堅持要拆去物業又或要求現金賠償時,政府應如何處理,及是否要為賠償或經濟誘因設立上限等。

另外,文件亦提出按照歷史建築物的評級高低,訂定維修資助金額上限,增業主保育物業誘因。至於早前顧問提出設立九億元文物信託基金,林筱魯稱會一併納入諮詢文件。當局亦會研究是否需透過城市規劃方式,加強保育私人擁有歷史建築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