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受人民幣升值及美國低息政策影響,香港近年物價及樓價不斷狂升,有學者認為如港府願在十年前,經濟跌至谷底時取消聯繫匯率,港元與美元脫鈎,便不會弄至如斯田地。有重量級商界人士爆料,港府內部曾在○二至○三年認真考慮脫鈎,到「貪曾」曾蔭權爵士上任時,再有商界人士重提此事,兩次都遭貪曾力拒,令港元錯失脫鈎最佳時機,現恨錯難返。

    「貪曾」前特首曾蔭權爵士曾經兩度拒取消聯繫匯率。

    聯繫匯率制度剛實施三十年,對香港曾有過好處,但同時令財金當局失去因應實際情況,而調整匯率及息口政策的主導權,港元被迫跟隨美元大起大落。美國為拯救國內疲軟經濟及避免債務危機再次爆煲,近年實行弱美元政策,大量印鈔買債及壓低息口,令香港樓價火上加油。同時隨着內地經濟持續增長,人民幣匯價近年不斷上升,令內地輸港的食品及貨品不斷漲價,內地人來港買樓買奶粉更豪爽。

    香港與內地經濟的聯繫,已有超過與美國經濟掛鈎的趨勢,近年愈來愈多學者專家、工商財經界人士、甚至一般市民,開始要求港元與美元脫鈎,改為與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一籃子貨幣掛鈎。但亦有學者指出,要將港元與美元脫鈎,最佳時機是經濟跌至谷底並開始復甦時,現時經濟熾熱、樓價高企時,脫鈎可能會引發資產泡沫爆破,港元匯率及樓價齊聲大跌。

    任志剛梁錦松曾倡脫鈎

    有重量級商界人士爆料指,原來在○二至○三年,香港深受負資產及高息問題困擾時,港府內部曾認真討論應否改變聯匯制度,當時的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和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向時任特首的董建華建議脫鈎,惟董建華一貫地議而不決,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亦反對。港府最後未有採納兩名最高級財金官員的建議,錯失第一次將港元與美元脫鈎的良機。

    其後「董落曾上」,有商界人士再向曾蔭權曉以大義,指聯匯制度不利中產及低下階層,建議趁當時經濟開始復甦,將港元與美元脫鈎,改為按香港與不同地區的貿易比例,與以人民幣為主的一籃子貨幣掛鈎,但同樣不獲貪曾接納,「更反被鬧番轉頭」。

    該名商界人士指出,就連有份創建聯匯制度、任內不斷公開捍衛聯匯的任志剛,去年中亦突然「打倒昨日的我」,以學者身份撰文建議認真檢討聯匯制度,可見該制度實已不合時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