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免費電視增發牌照問題引發新一波民情躁動,完全蓋過政改諮詢即將在年底正式啟動的議題,特區政府全力為電視風雲拆彈,反對派則強力操作,務求火燒連環船,把事件提升至特區政府決策違反社會期望,加深公眾的不信任觀感,一旦掀起的蝴蝶效應,就不是單純的電視牌照應該發給哪一個申請者的問題,而是政改正本戲上演的前哨戰,特區政府與市民的互信關係一再削弱,日後推動政改,只會引起更多的質疑和陰謀理論揣測。

    可以說,電視風雲這齣原本旨在「娛樂大家」的肥皂劇,已變成一場政治大戲,近日流傳的一種觀點,正是圍繞今日免費電視發牌,明日政改方案同一命運。循此路進,如果特區政府最終被迫公開行會討論發牌過程,打破自英治年代以來的保密傳統,此例一開,恐怕下一個就是政改,反對派將在立法會提出引用特權法索閱行會討論文件,日後政改爭議,也可依樣畫葫蘆。

    其實,政改議題自本年初開始打開話匣子以來,反對派一直佔據議題話語權,真普聯與佔領中環運動成為引領公眾討論的推手,至今為止,也只有這兩個陣營分階段拋出政改建議,建制派各陣營一直被牽着鼻子走,只能參與討論反對派提出的政改建議,判定是否違反《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隨着特區政府上周宣布將在年底啟動諮詢程序,最近部分建制陣營已事先張揚,將會拋出政改建議方案,把議題焦點拉回《基本法》規定的框架,尤其是已被認定屬於「僭建」的公民提名,如果反對派不斷炒作下去,硬要把這個假議題塞進政改諮詢,製造公眾先入為主的印象,特區政府發表的政改諮詢文件又排拒公民提名選項,將會成為反對派的把柄,正如電視風雲取二捨一的劇情,攻擊特區政府政改諮詢為何不是「來者不拒」,剝削市民討論各個政改方案的權利。

    電視風雲暫時蓋過了政改議題,可是產生的後續效應,將會加大特區政府處理政改的難度,CY梁振英昨日登場應戰,交代發牌決策依據,惹來王維基高姿態反擊,獨不見即將為政改諮詢操盤的政務司司長林鄭開腔護航,莫非要避免落水暫時靠邊站,為政改留「有用之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