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小姐(左)去年尾成功受孕後誕下女兒。右為港大婦產科學系教授吳鴻裕。

懷有小生命時突遇流產,孕婦受到的打擊不容低估。香港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研究三百名經歷流產的婦女,發現自然受孕或人工受孕婦女在流產後首周皆有顯著心理困擾,自然受孕組流產後一個月可平復心情,但人工受孕組要多兩個月,其中七人有抑鬱徵狀,需要心理輔導。專家指,流產後首個月為負面情緒爆發高危期,建議將心理評估納入平常流產後跟進,適時轉介心理輔導。

翁小姐(左)去年尾成功受孕後誕下女兒。右為港大婦產科學系教授吳鴻裕。

妊娠期間流產是常見併發症,發生率高達兩成,孕婦承受很大心理壓力。港大婦產科學系名譽導師張士恩醫生引述外國研究指,五成婦女流產後患抑鬱症。本地亦有研究顯示,流產後六周患抑鬱症風險達一成。她稱,不育對婦女已是壓力,約三分之一接受體外受精的婦女患有抑鬱症,如成功受孕後流產,心理創傷更大。

倡心理評估跟進

港大婦產科在○八年至一○年間,以「GHQ-12」問卷訪問一百五十對自然受孕及人工受孕的婦女,分析她們流產後十二周的心理狀況。正常反應水平為十二分以下,兩組婦女流產後首周平均分達十七,皆有顯著心理困擾;至一個月後,兩組分數均有降低,自然受孕組跌至七分,但人工受孕組只微跌至十二分,她們到三個月後才跌至十一分。張士恩指研究反映人工受孕婦女要花更多時間接受流產的事實,該系之後隨訪兩組婦女,發現十一人有抑鬱徵狀要接受心理輔導,人工受孕組佔七人,她們多於流產後一個月出現抑鬱徵狀。

港大婦產科學系教授吳鴻裕指出,不孕婦女接受人工受孕療程,要花時間做檢查及治療,身心皆承受很大壓力,「成功受孕一刻,佢哋好似喺天堂,期待咗咁耐的事終於實現,兩星期後檢查BB無心跳,即時跌去地獄,落差太大令情緒爆煲,不停問點解。」

他透露,部分病人曾試過流產兩、三次心理壓力可想而知,有病人更要兩、三個月,甚至一年才接受流產的事實。目前,婦產科的檢查較少關注婦女心理創傷,他建議將心理評估納入平常流產後跟進,並且提供心理輔導轉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