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可否「保七」關你事!近期中港以至環球跌市的元凶,正正是由於這個「七的疑惑」,令股民身家大縮水,連帶打工仔的強積金亦受拖累,希望在股場上再贏錢的你,如今不應聚焦恒指的點數,還要看通未來內地經濟增長的動力。

專家對內地長遠能否「保七」感憂慮。

中國過去十年GDP增長率

城市大學 李鉅威

內地首兩季經濟增長危站7%邊緣,暫時成功保七,但經濟學家以至市場人士均對此憂慮。城市大學商學院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指,「以往中國經濟起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8至10%仍合理;但現在經濟不如前,卻仍要達7%,是不太合理。但若跟民眾說實話,例如指GDP增長只有3至4%,整個國家應會震盪。」要成功保七,究竟當前哪方面最乏力?哪方面又最得心應手?

關鍵1:經濟勿過度依賴投資

GDP是計算一個國家的全部產出,由三方面的社會總需求組成,包括消費、投資及進出口。而按去年名義GDP依支出細分,消費佔51.20%、固定資本等投資佔46.10%、出口淨額為2.7%,當中政府開支佔上述總支出約13.5%。

李鉅威指令GDP增長達預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政府開支,人為地推高GDP,故增長數據或多或少含有「水份」。增加政府開支固然可促進經濟發展,但政府為求目的,投放資源在無必要的項目,如外資所指的現代鬼城,是落成新樓被空置。

世銀:須促進持續增長

世銀中國經濟簡報亦指,當前應改變過往過度依賴投資、催谷經濟的做法,要找出促進中期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的辦法。事實上,去年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土地出讓等)增長雖放緩,但仍按年增15.2%,今年首季則按年增13.5%。

關鍵2:鼓勵消費 勿輕視品質

中國政府亦不斷提倡人民多消費,要由出口主導的經濟轉型為消費主導,望消費帶動經濟。但李鉅威指這方法未如中國政府所願,因為人民對國內的商品品質欠信心,他們大多選擇到國外消費。而較富裕的更會到外國買樓或作其他投資,令人民幣資金外流,變相壓低了GDP的增長幅度。他又補充,以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數據來監測人民幣流出量並不準確,但暫時沒有更完善的計算方法。

關鍵3:外需疲弱 須拓高科技

○八年環球經濟大衰退之後,外需減弱,令中國出口受打擊。今年內地出口數據強差人意,除了二月份由於季節性因素而按年增約48%外,其餘每月均取得負增長,七月份下跌8.30%、八月份下跌6.1%。事實上,內地須加快增長速度,必須發展本土高科技產業拉動經濟增長。李鉅威亦指中國身為儲備最多的國家,要擔當一哥的角色,用一帶一路等概念帶領全世界的經濟發展。是故中國北車及南車合併為中國中車(01766),以低廉及高科技輸出高鐵技術,大賺新興市場的資金。

關鍵4:股民未成熟 難撐經濟

內地股市令人好夢成空。去年內地股市表現全球第一,暴升逾五成後,滬綜指今年更一舉衝上5,178點歷史高位,惟近日卻一度跌破3,000點大關,令不少股民為之心傷,部分高追者更慘蝕身家。

李鉅威指,中國人民的投資心態一向錯誤,他們誤以為投資國企不會有虧蝕的風險,認為國家有這麼多的資金投資一帶一路、撐其他國家的經濟,那沒有理由會不撐屬於自己國家的企業。這反映中國投資者不成熟。

投資市場有起有落是正常事,惟內地股民再經歷股災,或會重回昔日絕迹股場的心態。加上目前機構性投資者仍未撐起內地股市成交,現階段以股市來拉動經濟實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