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 近日不少內險股份公布其首五個月保費收入情況,表現較分歧,故此行業雖好,惟需從個股出發,尋找個別具投資潛力股份。

    從五月份單月來看,壽險保費收入表現相對差強人意,除了中國平安(02318)外,其他上市內險企業單月均錄按年3至24%負增長;反之,財險(02328)相關保費表現不同,普遍錄雙位數字增長。

    此情況出現主因內地新規出台,規例中提出自本年四月起,20%銀保產品銷售必須為風險保障型或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另一20%代理保險業務總保費收入則為年期不短於十年的保險產品。

    保費增速料減慢

    新規例實施後,內險企業難以再明顯依賴銀保渠道來銷售年期較低或「高現金價值」投保產品,故五月份保費收入受到明顯負面影響。由於不排除此趨勢或將持續,險企未來保費增速料將放慢,較為依賴銀保及集中壽險的企業影響較大。

    在港上市的內險企業中,筆者較看好平保、中國太平(00966)及人保集團(01339)。而當中原因,由於平保最能受惠其多元化銷售渠道,加上較新穎的產品近月保費收入錄得不俗增長。

    太平及人保其一共同優點是均無受AH差價影響。太平近月多次與中石化(00386)及中石化集團合作,於四月與中石化集團發展融資租賃,上月夥中石化於油站售保險,有利開拓其他業務發展及保費收入來源。人保則受惠近月保費收入增長理想。

    筆者沒持有上述股份

    金英証券(香港)零售研究部副總監 李韻儀(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查詢股票編號
    租/售 租   售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