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調查本港多區的奶粉供應量,發現大部分地區的供應量較往年穩定。有人歸功於政府實施的限奶令,並認為現在是取消限奶令的合適時機;也有反對意見認為一年改善不等於問題徹底解決,取消限奶令只會令水貨活動愈加熾熱。究竟孰是孰非?


顧問老師:Keith Leung
Q:本港奶粉供應較去年穩定,是否與限奶令有關?
A:政府實施限奶令,限制離境人士不得攜帶多於兩罐嬰幼兒奶粉,確有助打擊水貨客活動,減輕邊境地區奶粉被搶光。另一方面,奶粉供應商吸取過往嚴重缺貨的經驗,於農曆新年等購奶粉高峰期增加供應,令供求較平衡,亦有助穩定奶粉供應。
Q:有意見認為應取消限奶令,改以其他方法防止水貨客搶購奶粉,你認同嗎?
A:政府實施任何行政手段前,均會從手段的成本、可行性及社會代價考慮。有人提出可讓本港嬰幼兒優先登記買奶粉,惟要考慮行政的複雜性及所需成本,如設立登記系統、聘請專人等,均遠超於現時實施的限奶令。故在有更簡單直接的方法前,港府應繼續實施限奶令,穩定本港奶粉供應。
延伸思考
1.內地的重關稅政策,妨礙外國奶粉品牌進口,如調低關稅,是否有助解決內地人湧港搶購奶粉的問題?
A:內地調低關稅,可吸引更多外國奶粉品牌入口,令更多內地人留在原居地購買奶粉。惟內地黑心及冒牌產品問題嚴重,即使於內地知名連鎖店,亦有可能購得冒牌產品,故相信仍會有一定數量的內地人,繼續來港購買奶粉等日用品,故問題雖能改善,但估計未能徹底解決。
2.水貨客在港搶購各種日用品,為何奶粉供應的情況會特別受到關注?
A:水貨客搶購的其他物品,如化妝品、零食等,均並非生活必需品,市場上亦有不少同類型替代品,即使產品被掃光亦不會影響用家生活。惟嬰幼兒食品卻沒有替代品,加上社會普遍對老人及嬰幼兒等弱勢社群,格外關注,故社會對奶粉供應情況亦特別關心。
3.本港反水貨活動近日愈趨激烈,原因為何?
A:部分地區的水貨客問題嚴重,日用品被掃光,加上水貨客長期霸路囤貨及分貨,嚴重影響市民生活,令市民對水貨客愈加反感;另外,自去年經歷長達七十九日的佔領運動,港人的本土意識變得更強,反水貨活動亦因而變得更頻繁及激烈。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顧問老師:Keith Leun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