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香港政治論述,親建制陣營經常批評民主派「只談民主,不談民生」。那是因為舊有的香港典章制度,雖未有如北歐的福利國家體制妥善,但仍予港人向上流動的機會,加上當時港府行事低調,令港人率多有「帝力於我何有哉」的錯覺,把民主與民生分家。
近年中港融合政策變本加厲,新界各大新市鎮相繼失守,被走私水貨客及其相關貨品的店舖「攻陷」,當地居民叫苦連天,由於政策出自一個欠缺民意認受的政府,連帶把民主與民生分家的建制神話也一併粉碎。年近歲晚,不少陸客來港辦年貨,令矛盾更形激化。
熱血公民、本土民主前線、學生前線及「屯門人屯門事」面書專頁,於二月八日聯合發起「保衞屯門,狙擊水貨客」行動,有逾五百人參與,引來警隊再次執法過當,並偏袒違反法例的私貨客,竟在商場內未經警告亂射胡椒噴霧,及為私貨客看守貨物。以往新界也有反走私水貨客行動,但今次有數個本土團體聯手合辦,規模明顯比以前壯大。
此外,是次行動得到不少屯門街坊支持,可見捍衞本土的路線,開始在社區落地生根。若「一簽多行」政策不取消,其他新市鎮民眾也會倣效屯門市民組織起來,屆時街頭抗爭將遍地開花,大幅增加港共政權的統治成本。
雨傘革命進入尾聲時,泛民及社運界曾經以「深入社區,深耕細作」作為解散佔領街頭抗爭的下台階,如今卻被他們鄙視的死敵本土派實踐,可謂諷刺!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