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在○○年代加入世貿,但大國間的角力並未停止,新遊戲規則蠢蠢欲動。不知大家是否聽過「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及「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由於世貿未能達到以政府採購、環保排放等方式去制衡中國這個目的,故歐美建立TPP及TIPP防範威脅。
當然,中國不會坐以待斃,「10+6」正在起動。東盟十國發起「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國、日本、南韓、澳洲、新西蘭、印度也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十六國統一市場的自貿協定,RCEP更計劃邀俄羅斯加入,港人應密切留意。
由於世貿不能有效發揮減少國家保護主義或貿易政策的角色,也未能談判出全球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加上容許多邊性的區域優惠貿易協議存在,令大國角力白熱化。因此,中國熱衷於「一帶一路」建設可以理解。中國勇於投資其他國家如東盟的基建,在融資、人才方面配合,並透過收購及合併走上國際舞台,這才是真正的「走出去」。「中國製造」已達更新的層次,港人必須具備區域眼光。
廣東省的三個自貿區,包括前海蛇口、南沙、橫琴,正為中國進一步走出去、實現區域經濟做好戰略準備,故澳門積極拉攏橫琴,期望藉此鞏固實力。
反觀香港不停鼓吹封閉論、威脅論。其實,在區域經濟浪潮下,香港更應加強深港、粵港合作,特首也說深港在經濟以外,於社會、民生等領域的合作已有一定拓展,期望增加深港科技合作。香港也應積極投入海上絲綢之路的討論,以區域經濟思維鞏固亞洲國際級都會地位。
黃麗芳 香港菁英會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