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貨客氾濫雖是老問題,近日卻再掀滿城風雨,皆因繼上水、屯門及元朗區之後,反水客組織四出搞「光復」行動,下一站輪到沙田,從新界西到新界東,地域擴大之外,行動也更趨激烈,早前在屯門的行動便造成警民衝突,警員不止一次要施放胡椒噴霧,並拘控最少十三人。水貨客問題不但成為激進勢力反政府的一個漏洞,更連累大小商舖被圍須拉閘避禍,冷眼旁觀的人直斥香港實在太無能:「送錢你使都可以出事」,真是貽笑大方。
隨個人遊計劃出現的內地客「螞蟻搬貨」現象,困擾本港已四、五年,而水貨客由最初運送電子產品及貴價物資,近年漸轉向生活物品,奶粉、尿片、飲品、藥品、糖果、餅乾甚至食米等,但港府多年來懶懶閒,除了推出限奶令保障本地嬰兒奶粉供應之外,可謂束手無策,是無心跟進還是另有內情,只有政府才知。
其實早在前年北京舉行兩會時,國家領導人已指令國家旅遊局等部門研究香港旅遊接待能力,拖了兩年多,內地沒見出手,港府更好像忘記了這件事一般,議論多時的邊境購物城、分流內地旅遊及搬貨客等,至今仍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但這兩年來,新界接壤邊境的幾個小城鎮大小街道全部人滿為患,各式小店已被藥房、化妝品店取代,物價飛升人人都受影響。
知情人指,當局早在兩年前已研究過邊境購物城,至今「議而不決」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當局遲遲沒有正面回應地區的建議,不是以政府部門要研究人流、物流及公共交通怎樣配套,便是以要研究是否符合法律,施拖字訣。地區人士因此亦漸意興闌珊,尤其現時內地客已習慣了往新界幾個城市,如果內地當局稍後收緊個人遊簽注、限制內地居民出入境次數,那麼投資邊境購物城便存在一定風險,故有心人士亦質疑港府「拖垮了」邊境購物城。
旅遊業是本港支柱產業之一,但水貨客來港消費的爭拗可見本港旅遊業配套及人力安排嚴重落後形勢,政府及業者沒有適應新常態作出應變,只在民間發生衝突後才斥責市民失禮,諉過他人容易,恨錯難返就冇得救。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