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耶倫挺着病軀發表演說,向外發放今年內仍會加息的訊息,對早前議息聯儲作出不加息的決定,似是糾正外間預期。從中反映加息與否之爭議的確十分爭持,耶倫也不像人們以為那麼堅定的鴿派色彩,畢竟耶倫是經濟專家,不會一味遷就市場情緒,要以經濟數據說事。

關於加息,似乎已成市場共識,分歧只在於早或遲,很少有人會問是否正確。其實,爭議聚焦在遲或早,包含的前提就是加息有必要。有必要加息而行動遲滯了,是因為要照顧中國的情況,在演說中,耶倫也有類似表示,就是看外國情況。

貨幣政策要看外國引起批評,因為這令聯儲的角色發生變化。貨幣決策由看通脹和就業,延伸至要顧及外國,被譏為聯儲已成為「世界央行」。這種實情,也許即使聯儲無意,各國也有心(市場有心)希望聯儲擔當這角色。當然,聯儲並非「一心為公」,這麼做亦有其無奈,各國經貿與金融關聯太緊密,牽一髮而動全身,若美國利率政策引發其他經濟體震盪,最終必反饋到美國經濟。

走出傳統視角,從現實需要作正面解釋,聯儲加息要睇埋中國以至世界,可視為全球性協作或協調的一種。金融海嘯以來的形勢發展證明,全球合作與協調有利對抗危機。從這個角度看,各國理解和支持聯儲,不介意聯儲擔當「世界央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