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重浪,一個古箏引起社會爭議,更迅速上升為中港矛盾的新角力場。月中,一名中學生攜帶古箏乘搭港鐵,港鐵職員因發現古箏體積超出現時規定而拒絕這名同學使用港鐵。及後再有一名大學生因攜帶「超出規定」的大提琴乘搭港鐵,被港鐵職員發現並遭發信警告。連串事件在網上不斷升溫,有人批評港鐵欺善怕惡,放生水貨客卻趕絕學生,除了知名人士(包括立法會議員、本地音樂家、運動員)聲援,更有網民發起抗議行動,呼籲支持者十月三日攜帶樂器到大圍站乘搭港鐵。

保障乘客安全、維持車廂舒適(雖然不太可能)是港鐵的責任,故其就乘客攜帶「大型行李」制訂指引實屬合理。但水貨客與學生截然不同,對於濫用港鐵運貨圖利的水貨客,港鐵應以最嚴謹的標準處理他們攜帶的物件,以免影響其他乘客使用服務的權利;但對於個別乘客(如學生),大型樂器與一般行李不同,他們基於不同原因(如車資水平、便利程度)需依賴港鐵服務,港鐵若一刀切處理同類事件,無疑予人不近人情的觀感。港鐵應參考海外經驗,當乘客攜帶特定物件(如樂器)時,設有豁免或事前申報制度,照顧乘客合理需要。

在龐大的群眾壓力下,港鐵終於承諾將會檢討相關規定,但在完成檢討前仍會按現時規定執行職務。從公共行政概念而言,港鐵前線員工可被界定為基層官僚,簡而言之,前線人員執行上層決策時存有酌情空間,適當使用可緩解政策與受影響人士的衝突。或許,港鐵管理層應體諒前線職員面對群眾的壓力,在新規定出台前,允許職員適度調整執行尺度,減少他們與乘客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