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老虎與老鼠,哪一個更好打?可能有人覺得這個問題很無聊,答案是明擺着的。其實不然,龐然大物的老虎已淪為瀕危動物,而老鼠卻家族繁衍,證明老鼠比老虎有更強的生命力,危害更大,也更難打。

    在中國的特殊語境下,老虎及老鼠都有特別意涵,分別代表大貪官及小貪官。君不見,內地反腐如火如荼,省部級、副國級老虎紛紛入籠,過去一年多已幹掉數十個,連「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亦被打破,而小巫見大巫的本港「雙貪」卻至今逍遙法外,這不正是老鼠比老虎更難打的證據嗎?

    前年初本報率先踢爆前特首曾蔭權爵士「貪遍省港澳,歎盡海陸空」連串醜聞,證據確鑿,只要廉署順藤摸瓜,不難將貪曾繩之於法。然而,廉署偵查此案已兩年半,遲遲未見下文,實在令人莫名其妙。內地薄熙來案同本港貪曾案幾乎同時爆發,薄已在秦城服刑近一年,反觀貪曾卻依然吃香喝辣,行動自由,如果說貪曾案情比薄案更複雜、更棘手,那只是欺人之談。同樣令人莫名其妙的是,內地大老虎周永康案亦已進入審查程序,而幾乎同時出事的本港前廉署專員貪湯案仍然一拖再拖,泥牛入海無消息。

    一言以蔽之,號稱貪官「剋星」的廉政公署已經淪為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早前有民意調查顯示,市民對本港廉政的信心跌至回歸以來新低,這同香港在國際廉潔排行榜上每況愈下相呼應。哀莫大於心死,今年上半年廉署接獲的貪污投訴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七,較九七年更勁跌近兩成,這並非顯示本港貪污問題有改善,恰恰相反,是市民對廉署失去信心的表現:既然官官相衞,投訴不投訴又有何分別?

    屋漏偏逢連夜雨,貪曾案、貪湯案久拖未決,如今又爆出淫賤黎黑金案,顯然是廉署查案不力惹的禍。廉政公署已淪為貪政公署或者護鼠公署,怎不叫人悲哀!

    香桐仁 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