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港府月前放風削減最多兩成個人遊來客,最近中央官員亦南下深圳,分批與本港政界人士會面,商談的議題之一便是減少旅客人數、減多少、怎樣減。據悉,減客新措施必會在暑假前出台,雖然本地零售界多番拋出「一簽多行」改為「一簽一行」建議,希望減低減客的震撼,但政府評估卻發現效果不彰,故最終出台措施料遠不止此。

    特首梁振英早前詢問個人遊旅客減兩成,其實並非無的放矢,了解內情的人士便指,當局研究過減客模式,尤其是台灣採用的限額模式,但本港情況較台灣更複雜,因為赴台旅行團再多,也必須受航班運載量的約制。但本港卻沒有交通上的限制,超過二千多萬內地來客是廣東省的短線客,他們只需乘巴士或火車便可抵境,故來港客流只能透過發證源頭掌控。

    零售界建議「一簽一行」,保安局及商務局的研究卻發現,每天來港超過兩次的旅客平均不足二千人,以本港平均每天接待旅客約十二萬人計,確是杯水車薪,即使毋須整體減量兩成,但要取得相當效果,每天平均減客量亦需大增,故只減「一簽多行」機會不大。

    而且,內地目前開放個人遊的城市多達幾十個,主要分為廣東外省市,及廣東省內縣市旅客,無論國務院轄下部委最終採何決策,限額制的負面影響都不容輕視,因這措施會造成有上限、無下限的副作用,即一省市旅客不足配額、其他省市即使超額也無法使用外省的剩餘名額,結果便是,香港減客人數可能超過原本制訂措施時的設想。

    中港矛盾升溫,旅客已成磨心,內地會否趁機重手減客已成不少業界擔憂的事,若成真,香港便要承受進一步的「經濟懲處」。港人是否成功爭取減客?恐怕不宜太早歡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