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剛結束訪美、斯諾登揭露美國網絡監控黑幕一周年、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會議)在上海舉行的前夕,美國司法部公開起訴五名解放軍「黑客」。美國人選擇這個時機做出這樣的舉動,對中國的羞辱意味不言自明。它暗示中國倡導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衝突不對抗的原則,是一句空話;它告訴世人,網絡偷窺癖非美國獨有;提醒出席亞信會議的諸國領袖,中國不可信任。

    受到羞辱,中國這回沒有啞忍,當即還擊,一面大打輿論戰,首次宣布中國領導人曾遭美國監控,一面宣布停止中美網絡工作小組工作,中斷了兩國政府在網絡安全方面的合作。隨後,中國政府宣布將出台針對網絡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網絡安全審查制度。這一制度的細節尚未透露,但是從搭載微軟最新作業系統的電腦被踢出政府採購清單可看出,以行政手段將美國大公司擠出中國市場的用意明顯。這也是當局慣用的懲罰手段。

    對於中國針鋒相對的行動,有評論指,這是遵循了博弈的策略,做了對等報復。耿炎直對此觀點不敢苟同,因為「報復」二字低估了中國當局推進網絡安全戰略的決心,被理解為「報復」的種種舉動,實際上是當局藉機改變網絡安全缺位狀態的重要步驟。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習近平的這一觀點已經成為國家意志,網絡安全也躍升至國家戰略。今年二月,中共成立最高級別領導機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習近平任組長,李克強、劉雲山任副組長。顯而易見,如此格局顯示中國在強化網絡安全必然會有大的動作。

    美國於三年前發布《網絡空間國際戰略》,意欲攫取國際網絡空間支配權。以習近平一世雄主的姿態,必不甘心受制於人,做一個配角。中美在網戰中各有自己的劇本。

    耿炎直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