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中場客運廊的鋼結構模型,要按每個部件裝嵌,有效減少真實過程失誤。

【本報訊】建築物設計複雜,施工時發現工程設計及工序有問題,便需重新再造,浪費物料及時間。有建築公司採用建築資訊模型,利用電腦軟件模擬實際地盤操作,再以3D打印技術製作建築物料,施工前模擬建築過程測試可行性,如興建港鐵沙中線,模擬行車管道建築,測試有否阻礙物。

機場中場客運廊的鋼結構模型,要按每個部件裝嵌,有效減少真實過程失誤。

余世欽稱,公司獲得溫室氣體計算及排放驗證,期望每年減少半成排放。

港島東中心興建時,亦提早發現逾六千項問題,有效節省工程重造成本及時間。該公司指,港府起步較新加坡及英國遲,若全面採用此技術,料可降低建築成本約兩成。

金門建築董事蘇國亮表示,數碼立體建築模型取代平面圖則,模擬實際操作,評估安全及可行性,能減少重造組件,亦可確保工作安全。業內熟手建築工人減少,製作建築資訊模型,有助工程人員向前線工人講解工序,提高工作效率。設計及製作模型需時,費用不菲,故目前多用於複雜建築,如興建中的香港國際機場中場客運廊。

建造業大趨勢

蘇續指,模型節省重造開支,同時減少浪費及溫室氣體排放,公司去年共排放八萬二千噸溫室氣體,期望每年減少半成排放,同時會提高使用生物柴油的水平。金門建築執行董事余世欽稱,本港對使用建築資訊模型持觀望態度,起步較慢,但發展局將有十多個項目採用,希望盡快追上國際水平,又指此技術是建造業大趨勢,呼籲本港工程人員學習新技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