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俗稱游泳耳的外耳道發炎,大多源於耳朵入水後處理不當,導致細菌入侵而引起的炎症,通常病人只要及早求醫,讓醫生清理耳內的耳垢和分泌物,再處方藥性耳滴劑,一般也能有效控制病情,若炎症較嚴重則可能需要加入口服抗生素療程。假如炎症入侵令耳膜穿破及引發中耳炎等問題,治療便比較複雜,或需要做小手術修補耳膜才可痊愈。

    不想因為游水而有游泳耳?預防游泳耳不是什麼難事,最重要就是正確處理耳朵入水。首先是預防入水,市民落水時可以戴泳帽或專用耳塞,可以減少耳入水的機會,尤其是一些患有慢性中耳炎、耳朵敏感及濕疹等人士,更需要使用耳塞的幫助,防止污水入耳造成破壞。假如耳朵已經入水,毋須用工具探入耳道處理,可嘗試用清潔的毛巾或紙巾放在耳道出口,藉以吸出水分,若仍感到不適可把頭部向地下傾側,入水的耳朵朝下,再用手輕輕拉扯耳廓以拉直耳道,再輕輕搖動頭部或跳躍幾下,積水通常都會流出。

    其實,耳朵入水十分普遍,水分通常會自行流出或蒸發,亂吸水或清理反而更易引發問題,甚至可能導致聽覺受損。另外,市民平日亦切應忌用硬物探入耳道內,否則可能會刮損耳道皮膚,屆時就算沒有落水也會患上游泳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黃漢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