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美酒佳餚,不少人即時想起講求品味和享受的法蘭西民族。早前爆出法國有商人製造和使用「假芝士」,被視為速食文化入侵法國的又一證明。

法國國會去年三月通過立法,規定餐廳須於餐牌上標明其菜式是否一手一腳自己烹調,驟眼看是增強旅客信心的噱頭。法國美食一○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吸引更多人專程赴法展開味蕾之旅。不過,餐廳以工廠預製食品款客、收取頂級佳餚價格的「慳皮」做法愈加普及,這促使國會立法,規定所有餐廳必須於本年元旦前,於餐牌菜式名稱旁標明是否「一手包辦」,保障食客知情權。法國觀光業為該國貢獻百分之七就業職位,國會議員們為保旅業名聲支持立法。

勞動成本居高不下

法國名廚Michel Roux認為,問題出於法國每周工作三十五小時的規限,導致勞動成本居高不下,迫使經營者用預製食品「頂檔」。一項調查顯示,三成一受訪法國餐廳(不包括咖啡座、酒吧和快餐店)使用工廠預製食品。有飲食界人士反駁,稱法國服務業有補水制,並質疑是否真的存在每日工作七小時的廚師。

米芝蓮名廚Alain Dutournier認為,勞動成本壓力與日俱增是不爭事實,情況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愈加嚴重,中價位餐廳經營愈加困難,新法例存灰色地帶,餐廳經營者大有空子可鑽。

新法例規定,能稱得上是餐廳一手包辦的菜式,須用未經大幅改動之食材,急凍和在工場預先切好的材料例外(不包括薯仔,否則快餐店使用的急凍薯條可稱為自製)。有名廚對此嗤之以鼻,稱當自己在廚房用刀將整塊牛肉剁成他他,有人買入密封包裝、來自不同牛隻之牛肉他他款客。

何謂最原始新鮮食材、何謂最不假外求的烹調,沒統一標準,此乃上述立法爭議源頭。法國總統奧朗德於國家經濟亮起紅燈之際,呼籲國民以國家為榮,莫失去自信。法國人以法國美食為榮,當然不容有餐廳欺場劏客,問題是,被居高不下之勞動成本壓得透不過氣的經營者,見「一手包辦」優質標記制度存漏洞,忍得住手不鑽空子嗎?

若奧朗德一味空談以國家為榮,對那些無可避免得罪民眾、卻是遏抑勞動成本上漲必不可免的立法措施避之則吉,這與他以愛國之名力阻法國某大車廠於國內裁員的做法,不是大同小異嗎?